惺惺口不言释义


【惺惺】貌。唐杜甫《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之二:“应论十年事,愁絶始惺惺。”宋陆游《不寐》诗:“困睫日中常欲闭,夜阑枕上却惺惺。”明刘基《醒斋铭》:“昭昭生於惺惺,而憒憒出於冥冥。”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言未终,惺惺欲醒。”2.聪明机灵。宋曾布《曾公遗录》卷八:“上諭:皇子……虽三岁未能行,然能语言,极惺惺。”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聪明的试相度,惺惺的试窨付。”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世做的背时序,且一半惺惺一半愚。”明冯梦龙《挂枝儿·蚊子》:“蚊虫儿,生就你惺惺伶俐。”3.形容动听的声音。宋

【口】〔古文〕《唐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正韻》苦厚切,上聲。《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頤卦》自求口食。《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又戸口。《孟子》數口之家。《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又《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又姓。《唐韻》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又古口,複姓。《正字通》漢有古口引。又壺口,山名。《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又谷口,地名。《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又列口,縣名。《前漢·地理志》樂

【不言】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晋孙绰《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唐韩愈《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3.不料。唐宋之问《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