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缓辔】松缰绳,骑马缓行。《三国志·蜀志·郤正传》:“盍亦绥衡缓轡,回轨易涂。”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陈亚﹞每拥骑自衙庭出,或由鑑湖缓轡而归。”清孔尚任《桃花扇·赚将》:“宛马嘶风缓轡来,黄河水上北门开。”鲁迅《故事新编·铸剑》:“待到上午,清道的骑士才缓辔而来。”汉
【威迟】曲折绵延貌。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隐悯徒御悲,威迟良马烦。”唐王维《祭兵部房郎中文》:“玉关之下,素车威迟。”唐杜甫《铁堂峡》诗:“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感恩述事》诗之十六:“禁漏威迟残客舍,朝衣颠倒覆家儿。”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