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坤维外释义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坤维】1.指西南方。因《易·坤》有“西南得朋”之语,故以坤指西南。《文选·张协<杂诗>之二》:“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李善注:“《毛诗》曰:‘七月流火。’毛萇曰:‘火,大火也。’《淮南子》曰:‘坤维在西南。’”宋范仲淹《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初蜀师之役,中军云侯有终,辟公以行,如左右手。平定坤维,公有力焉。”2.指南方。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上当星纪,下裂坤维。”清李瀅《望罗浮歌》:“丰隆列缺,手劈坤维。”3.指大地之中央,正中。《隋书·礼仪志一》:“四方帝各依其方,黄帝居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