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问】1.佳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既济南海,与领守儿孝德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飭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承此休问,且悲且憙。”2.好的声誉。唐柳宗元《送宁国范明府诗序》:“有范氏传真者,始来京师,近臣多言其美,宰相闻之,用以为是职,在门下,甚获休问。”
【多才】谓富于才智。唐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唐韩愈《酬裴十六功曹》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祇因循。”2.借指富有才能的人。《天雨花》第一回:“出了南门园外临,多才下马花园外,进门观玩洛阳春。”3.指意中人。多用于女指男。元徐再思《沉醉东风·春情》曲:“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箇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元刘庭信《新水令·春恨》套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臺。”汉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不才】1.没有才能。《左传·文公七年》:“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唐李山甫《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至道非内外,詎言才不才。”明王鏊《震泽长语·国猷》:“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无以自见。”2.指无才能者。《孟子·离娄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明文徵明《还家志喜》诗:“清朝自是容疎嬾,明主何尝弃不才。”3.不成材。《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4.指不名誉。宋司马光《论张方平第三状》:“今方平举措轻脱,震骇一方,传笑天下,不才之跡,章灼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