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卷嫌收秽史释义


【掩卷】合上书本。多为阅读中有所感触的举动。《北史·刘献之传》:“﹝献之﹞见名法之言,掩卷而笑曰:‘若使杨墨之流,不为此书,千载谁知其小也。’”唐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诗:“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宋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见寄》:“纵横万餘卷,临纸但挥手。学成竟无用,掩卷空自疑。”邹荻帆《读贺敬之的<“八一”之歌>》:“我读诗时,还往往读了某几句,或某一节之后,掩卷沉思,猜摸着作者会如何展开下面的诗章。”

【嫌】《廣韻》戸兼切《集韻》《韻會》賢兼切《正韻》胡兼切,協平聲。《說文》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禮·曲禮》禮者,所以定親疎,决嫌疑也。《又》禮不諱嫌名。《後漢·馮異傳》帝曰:將軍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唐書·尉遲敬德傳》秦王謂尉遲敬德曰:丈夫意氣相期,勿以小嫌介意。 《集韻》或作慊。

【收】〔古文〕《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秽史】历史本来面目的史书。《北史·魏收传》:“﹝魏收奉詔撰魏史,﹞夙有怨者,多没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于是众口諠然,号为秽史。”清钱谦益《赠副都御史梅公神道碑》:“惟夫子哀而赐之铭,所以表国功,正秽史,修废典,胥於是乎在。”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野史传奇往往存三代之直,反胜秽史曲笔者倍蓰。”2.不光彩的生活史。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父子兄弟君臣荐进献纳如此,亦可谓之秽史矣。”端木蕻良《<红楼梦>随记》:“脂砚认为秦可卿平日待人接物,大有可取,因此不该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