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色并来春益重释义


【烟色】1.云烟迷蒙的景色。南朝梁江淹《山中楚辞》之三:“烟色闭兮乔木橈,嵐气闇兮幽篁难。”唐崔液《代春闺》诗:“寂寂春花烟色暮,簷燕双双落花度。”唐王湾《登终南山》诗:“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2.指暗黄色或深棕色。《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模样倒还不坏,就是脸上粉重些,大约有点烟色,要借这粉盖下去的意思。”如:烟色礼帽。

【来春】明年春天。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田事废业无餘积,虽羌虏必破,来春民必困乏。”唐白居易《四十五》诗:“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周瘦鹃《花木丛中·枸杞》:“今秋枝叶四布,结实很多,来春打算删去大半,以便保持下悬的梢头部分。”

【重】〔古文〕《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又《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又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又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又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又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