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妆】“艳粧”。亦作“艷妆”。1.艳美的装扮;装束艳美。南朝齐王融《春游回文诗》:“低吹杂纶羽,薄粉艳粧红。”宋晁冲之《传言玉女·上元》词:“艳妆初试,把珠帘半揭。”《农政全书》卷二九引《群芳谱·果谱二·桃》:“或云:种时将桃核刷浄,令女子艳粧种之,他日花艳而子离核。”清龚自珍《法曲献仙音》词:“蓝布衫儿,墨紬裙子,未要艳妆明抹。”许地山《危巢坠简·人非人》:“有一晚上偶然看见一个艳妆女子,看来很像她。”2.借指美女。唐刘希夷《蜀城怀古》诗:“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宋徐铉《奉和七夕应令》:“静闻天籟疑鸣佩,
【浓】《廣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醲。厚也。《增韻》濃淡之對。通作醲。又《說文》露多也。《詩·小雅》零露濃濃。又《集韻》《韻會》奴冬切。《正韻》奴宗切,音農。義同。 《玉篇》亦作。
【笑】〔古文〕咲《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又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又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又《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