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矫龙衔烛释义


【夭矫】“夭蟜”。1.屈伸貌。《淮南子·脩务训》:“木熙者,举梧檟,据句枉,蝯自纵,好茂叶,龙夭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夭蟜枝格,偃蹇杪颠。”张守节正义引郭璞曰:“皆猨猴在树共戏恣态也。夭蟜,频申也。”唐刘禹锡《平蔡州》诗之一:“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2.纵恣貌。《文选·张衡<思玄赋>》:“偃蹇夭矫,娩以连卷兮。”李善注:“夭矫,自纵恣貌也。”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余尝见碑本,字势夭矫,洒落奇妙。”3.木枝屈曲貌。《汉书·扬雄传上》:“踔天蟜,娭涧门。”颜师古注:“夭

【龙】〔古文〕竜龒《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又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又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又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

【烛】《集韻》持中切,音蟲。旱灼也。本作爞。或省。通作蟲。 《字彙》俗作燭字。非。(燭)《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囑。《說文》庭燎火燭也。《廣韻》燈燭。《禮·曲禮》燭至起。《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又《玉篇》照也。《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又《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註》道光照也。《梁書·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又《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又星名。《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漢元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