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思葭菼际释义


【遥思】1.思念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汉蔡邕《述行赋》:“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2.指对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的思念。晋潘岳《西征赋》:“俾万乘之盛尊,降遥思於征役。”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一:“而在晚上,我看见的则是藉以寄托着我的遥思的,几颗远远的隐没无常的星星。”

【葭】《唐韻》古牙切,音嘉。《說文》葦之未秀者。《廣韻》蘆也。《爾雅·釋草》葭,華。《註》卽今蘆也。《詩·召南》彼茁者葭。又葭莩,見莩字註。又笛也。《謝靈運詩》鳴葭戾朱宮。《註》鳴笛引路也。又水名。《漢書註》葭水在廣平南和。又通茄。《文註》杜摯《葭賦》。葭今作茄。又《集韻》何加切,音遐。芙渠葉。本作蕸,或省。又《唐韻古音》讀姑。《司馬相如·子虛賦》藏莨蒹葭,東蘠彫胡。又《毛詩古音攷》音蓑。《張衡·西京賦》齊栧女,縱棹歌。發引和,校鳴葭。zdic.n

【菼】《唐韻》吐敢切,音毯。《說文》雚之初生。《爾雅·釋草》菼,薍。《註》似葦而小,實中,江東呼爲烏蓲。《詩·王風》毳衣如菼。《箋》毳衣之屬有五色,其靑者如鵻。《傳》郭璞曰:菼草色如鵻,在靑白之閒。《字說》菼,中赤,始生未黑,黑已而赤,故謂之菼,可爲帚。《禮·玉藻·桃茢註》茢菼,帚也。 《說文》作。或作炎。漢典考證:〔《爾雅·釋草》《註》江東呼爲鳥蓲。〕 謹照原文鳥蓲改烏蓲。 考證:〔《爾雅·釋草》《註》江東呼爲鳥蓲。〕 謹照原文鳥蓲改烏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