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居铃阁释义


【野】〔古文〕埜《唐韻》羊者切《集韻》《韻會》《正韻》以者切,音也。《說文》郊外也。《易·同人》同人于野,亨。《疏》野,是廣遠之處。《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又《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又《周禮·秋官》縣士掌野。《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又《韻會》朴野。《論語》質勝文則野。《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又官名。《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各保其徵。《註》野司,縣士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野

【客居】居住在他乡或别人家里。《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唐杜甫《客居》诗:“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红楼梦》第四回:“今黛玉虽客居于此,已有这几个姑嫂相伴,除老父之外,餘者也就无用虑了。”《人民日报》1982.3.22:“我虽然身在异地,却没有客居之感。”

【铃阁】“铃閤”。指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晋干宝《搜神记》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铃阁之间,言威仪之富,荣华之盛,皆如狂花之发,不可久也。”《晋书·羊祜传》:“﹝羊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铃閤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唐韩翃《寄裴郓州》诗:“官树阴阴铃阁暮,州人转忆白头翁。”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劳文毅公善居危城》:“﹝文毅公﹞遂入城蒞总督任,终日闭铃阁,以示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