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台埋琬琰释义


【夜台】。亦借指阴间。南朝梁沉约《伤美人赋》:“曾未申其巧笑,忽沦躯於夜臺。”唐刘禹锡《酬乐天见寄》诗:“华屋坐来能几日?夜臺归去便千秋。”宋梅尧臣《吴资政挽词》诗之二:“夜臺埋琬琰,陇道刻騏驎。”明唐寅《绮疏遗恨》诗之一:“闻説夜臺侵骨冷,可怜无路寄寒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谁谓夜臺无天日哉?”清无名氏《亡国恨·缳杰》:“俺今日和你呵,依稀握手喁喁,再做夜臺夫妇。”典

【埋】《唐韻》莫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謨皆切,音霾。《釋名》葬不如禮曰埋痗也。趨使痗腐而已。又藏也。《左傳·昭十三年》埋璧于太室之庭。《後漢·張綱傳》漢安元年,遣八使循行風俗,綱獨埋其車輪于洛陽亭。又叶呂支切,音離。《左傳·萊人歌》景公死乎,不與埋。三軍之事乎,不與謀。師乎師乎,何黨之乎。 《說文》本作薶。俗作埋。《周禮》省作貍。

【琬琰】、琰圭。《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孔传:“大璧琬琰之圭为二重。”蔡沉集传:“琬琰,圭名。”2.为碑石之美称。唐玄宗《孝经序》:“写之琬琰,庶有补於将来。”宋苏轼《贺林待制启》:“箸书已成,特未写之琬琰;立功何晚,会当收之桑榆。”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写诸琬琰,播狼胥瀚海之声;炳若丹青,掩麟阁云臺之美。”3.泛指美玉。《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洪兴祖补注:“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说山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南朝梁刘峻《辨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