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独往姿释义


【一举】1.谓一次行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楼船一举争沸腾,烽火四连相隐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他盘算了一天一夜,得了一个妙计,以为非但得差,就是得缺升官,也就在此一举的了。”老舍《骆驼祥子》十四:“﹝他﹞继而一想,今天这一举,可是得罪了许多人。”2.谓鸟类一飞。汉贾谊《惜誓》:“黄鵠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紆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宋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诗:“弋人悵何慕,一举渺江海。”参见“一举千里”。3.古代称一次杀牲陈设

【独往】孤往独来。谓超脱万物,独行己志。三国魏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之十七:“含道独往,弃智遗身。”《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遣此弱丧情,资神任独往。”李善注:“淮南王《庄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司马彪曰:‘独往,任自然,不復顾世。’”唐杜甫《雨》诗:“浮俗何万端,幽人有高步。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参见“独往独来”。2.一人前往。《周书·武帝纪下》:“诸将固请还师,帝曰:‘……卿等若疑,朕将独往。’”宋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之二:“不是溪山曾独往

【姿】《廣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態也。《唐書·太宗紀》太宗生四歲,有書生見之,曰:龍鳳之姿。《後魏·宋弁傳》聲姿淸亮。又《集韻》資四切,音恣。媚也。《韓愈詩》羲之俗書媿姿媚。 《歐陽氏曰》性姿,天姿,與資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