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谐击筑释义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今切,音隂。《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書·舜典》八音克諧。《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疏》方謂文章,聲旣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音則今之歌曲也。《周禮·春官·大師》以六律爲之音。《疏》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

【调谐】调和;协调。《史记·礼书》:“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耳乐鐘磬,为之调谐八音以荡其心。”汉王充《论衡·诘术》:“匈奴之俗,有名无姓、字,无与相调谐。”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六章:“小盒子平平地躺在土地上,那画片的颜色鲜明刺眼,使这灰暗零杂的小屋子感到不调谐。”2.调节可变电容器或线圈使收音机与无线电波达到谐振。《花城》1981年第5期:“他把助听器的调谐旋钮拧到‘3’。”典

【击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似筝,以竹尺击之,声音悲壮。《史记·刺客列传》:“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軻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后以“击筑”喻指慷慨悲歌或悲歌送别。明张煌言《愁泊》诗:“往事分明堪击筑,浮生那得数啣杯。”郁达夫《金缕曲·寄北京丁巽甫杨金甫仿顾梁汾寄吴季子》词:“记离时,都门击筑,汉皋赌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