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和相撞舂释义


【应和】。《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1.答和;应声倡和。《史记·曹相国世家》:“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宋叶适《醉乐亭记》:“舟艇各出茭莲中,櫂歌相应和,已而皆会於思远楼下。”《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五·沧溟集》:“后七子以李攀龙为冠,王世贞应和之。”管桦《葛梅》:“应和着这女子的笑声,从附近的白杨林里,传来了布谷鸟和黄莺悠扬的鸣啭。”2.呼应;响应。《汉书·陈汤传》:“时康居兵万餘骑,分为十餘处,四面环城,亦与相应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撞舂】;冲击。唐韩愈《泷吏》诗:“险恶不可状,船石相撞舂。”宋曾巩《喜晴》诗:“况遭积雨驾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清陈维崧《沁园春·泊舟胥江大风雨》词:“胥母门边,暴雨奔浑,盘涡撞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