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荧枯蚌中释义


【荧荧】1.小火。《六韬·守土》:“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宋司马光《进五规状》:“燎原之火,生於荧荧。”方薰《山静居诗话》十三引清王曾祥《患疥》诗:“涓涓寧无虞,荧荧固可畏。”2.光闪烁貌。汉秦嘉《赠妇诗》:“飘飘帷帐,荧荧华烛。”前蜀贯休《行路难》诗之一:“君不见烧金炼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元吴师道《桐庐夜泊》诗:“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柯灵《香雪海·红》:“不巧那一晚碰上城里断电,但街头依旧是满眼荧荧的灯火。”3.光艳貌。《文选·宋玉<高唐赋>》:“玄木冬荣,煌煌荧荧。”

【枯】《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音刳。《說文》槀木也。《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又《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又《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又叶苦禾切,音科。《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蚌】《唐韻》《集韻》《正韻》步項切,音棒。《說文》蜃屬。《爾雅·釋魚》蚌含漿。《本草》生江漢渠瀆閒,殼堪爲粉。《呂氏春秋》月望,則蚌蛤實。《左思·吳都賦》蚌蛤珠胎,與月虧全。《拾遺記》隂泉在寒山之北,有黑蚌飛翔來去。又《正韻》蒲浪切,傍去聲。義同。又《唐韻古音》步孔切《郭璞·山海經·歐絲野贊》女子鮫人。體近蠶蚌。出珠匪甲,吐絲匪蛹。化出無方,物豈有種。又《集韻》白猛切,音。與蠯通。又敷容切,音丰。與蜂通。 或作蜯、蛖。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