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四方客释义


【应有】所有,一切。唐白居易《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将江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关公渡江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四方】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唐韩愈《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水浒传》第六六回:“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2.天下;各处。《易·姤》:“后以施命誥四方。”《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高诱注:“抚,安也。四方,谓之天下也。”《新唐书·吐蕃传上》:“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柳杞《好年胜景》:“他的父辈是个爱交游的流浪汉,凭一付担子,走遍四方。”3.指四方诸侯之国。《诗

【客】《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又《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又《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又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又《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又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又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又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又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