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日夕烟尘昏释义


【阴山】1.山脉名。即今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南境、东北接连内兴安岭的阴山山脉。山间缺口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管子·揆度》:“阴山之马,具驾者千乘。”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明夏完淳《大哀赋》:“翻添月窟之哀,长有阴山之哭。”2.犹阴间。《三国志平话》卷上:“天公交俺宣陛下,在报寃殿中交我王阴司为君,断得阴间无私,交你做阳间天子。断得不是,贬在阴山背后,永不为人。”《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如不依此愿,天不遮,地不载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夕烟】傍晚时的烟霭。亦指黄昏时的炊烟。唐谢偃《高松赋》:“霏夕烟而曖景,度神飈而流音。”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陈玉树《秋晚野望》诗:“餘霞红映暮云边,村北村南少夕烟。”毛泽东《到韶山》诗:“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尘昏】尘积昏暗。唐朱庆馀《题开元寺》诗:“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宋范成大《以狨坐覆蒲龛中》诗:“蠹蚀尘昏度几年,蒙茸依旧软如绵。”明刘基《夜夜曲》:“故镜尘昏难远照,故衣絮敝无新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