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本同形色异释义


【一气】指混沌之气。古代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之本原。《庄子·大宗师》:“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论》:“王者受图,咸资世德,犹混成之先大帝,若一气之生两仪。”明王廷相《答何粹夫》二:“天地未判之前只有一气而已,一气之中即有阴阳。”清姚鼐《于子颖扬州使院见禹卿》诗:“阴阳有开闔,一气无迁代。”2.指空气。晋方庆《风过箫赋》:“风之过兮,一气之作。”3.指呼吸一次。《晋书·许迈传》:“常服气,一气千餘息。”4.指奏乐首须以气动之。《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

【同】《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

【形色】体和容貌。《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南史·梁豫章王综传》:“淑媛问梦中形色,颇类东昏。”元崔璆《咄咄》诗:“咄咄復咄咄,小儿成老翁,幺微各形色,追逐元化工。”2.体表气色。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贫之为病也,不唯形色麤黶,或亦神心沮废。”宋范成大《问天医赋》:“袭於皮毛,客於络脉,次於焦府,盎於形色。”3.形态、颜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又星与日月,形色同尔,但以大小为其等差。”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絪緼之中,阴阳具足而变易以出,万物并育於其中,不相

【异】《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音怡。《廣韻》已也。《書·堯典》异哉,試可乃已。《傳》异,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正義》异聲近巳,巳訓止,是停住之意,故爲退也。又《集韻》發歎也。又《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怡去聲。《說文》舉也。又《廣韻》退也。又與異通。《列子·楊朱篇》何以异哉。(異)〔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移去聲。《說文》分也,从廾从。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又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