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1.单色;一种颜色。《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駮。”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诗:“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峻青《烟墩》:“你站立墩上,凭堞远眺,俯瞰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沧海,遥瞻那峰峦千里岚气迷蒙的群山。”2.一种;一类。《唐六典·户部尚书·金部郎中》:“开元二十年敕,以为﹝俸食﹞名目虽多,料数先定,既烦案牘,因此生姦,自今以后,合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望请命妇会於别殿;九部乐
【双】《韻會》雙,俗作双,非。(雙)《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又《玉篇》兩也。《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又《玉篇》偶也。《詩·齊風》冠綏雙止。《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又獸名。《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又鳥名。《公羊傳·宣五年》其諸
【葩】《唐韻》普巴切,帊平聲。《說文》華也。《張衡·西京賦》披紅葩之狎獵。又《韻補》叶滂禾切,音坡。《張衡·思賦》天地絪縕,百卉含葩。叶下和字韻。 《類篇》一作苩,一作皅。
【剪裁】衣物时,按一定尺寸或式样剪断裁开。五代和凝《春光好》词:“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清黄景仁《都门秋思》诗之三:“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知侠《铁道游击队》第十章:“衣服虽是粗布,可是剪裁的很合体。”2.泛指制作安排。明刘基《长相思》诗:“桃花开,李花开,小白长红越女腮,春风巧剪裁。”郭小川《花纹歌》:“山水林田纹路美,自是能工巧匠作剪裁。”3.指文艺创作过程中对题材的取舍安排。唐郑谷《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诗:“剪裁成几篋,唱和是谁人。”宋陆游《细雨》诗:“年来百事非平昔,信手题诗嬾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