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未耗吾囷释义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耗】《韻會》《正韻》虛到切,好去聲。《說文》本作秏。稻屬。《呂氏春秋》飯之美者,山之禾,南海之耗。又《博雅》耗,減也。《正韻》虛也。《詩·大雅》耗斁下土。《禮·王制》用地大小,視年之豐耗。《抱朴子·微旨卷》夫隂陽之術,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虛耗而已。又《增韻》敗也。《抱朴子·地眞卷》月建煞耗之神。又惡也。《董仲舒·賢良策》察天下之息耗。《註》息,生也。耗,虛也。一云息耗,善惡也。又《月令·廣義》每年正月十六日,俗謂之耗磨日。《張說·耗日飮詩》上月今朝減,流傳耗磨辰。但令不事事,同醉俗中人。又姓。出《何氏姓苑》

【吾】〔古文〕《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梧。《說文》我自稱也。《爾雅·釋詁》吾,我也。《左傳·桓六年》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楚辭·九章註》朱子曰:此篇多以余吾稱,詳其文意,余平而吾倨也。又《廣韻》御也。執金吾,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中尉,秦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註》師古曰: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以名官。又《後漢·百官志》執金吾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吾猶禦也。《註》應劭曰:執金革,以禦非常。又《集韻》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