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自掇拾释义


【一一】1.逐一;一个一个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説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晋陶潜《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嘆惋。”宋苏轼《次韵答子由》:“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老舍《四世同堂》第一部十四:“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2.完全。《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汉郑玄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颖达疏:“谓两字作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掇拾】1.采摘;拾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滱水》:“至若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单舟採菱,或叠舸折芰,长歌阳春,爱深緑水,掇拾者不言疲,謡咏者自流响。”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然其旧瘞之处,全家骸骨容或掇拾未尽。”潘漠华《掇拾》诗:“西风一夜撼松林,满地都落满了黄柯,老的幼的婆娘儿女,弯躬在那儿掇拾。”2.搜集。《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近代无正史,梁、陈、齐之籍犹可据,至周隋事多脱捐。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冯;一易世,事皆汩暗,无所掇拾。”宋朱胜非《秀水闲居录》:“或本书久失,后人掇拾为之耳。”明王鏊《震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