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张处士注释


【风入松】古琴曲名。《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风入松歌》宋郭茂倩题解:“《琴集》曰:‘《风入松》,晋嵇康所作也。’”明高明《琵琶记·琴诉荷池》:“两个夫妻正和美,説甚么宫怨,相公,当此夏景,只弹一曲《风入松》好。”《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宰相问曰:‘新曲何名?’文济曰:‘古曲《风入松》也。’”2.词牌名。有双调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六字四体,平韵。参阅《词谱》卷十七。3.曲牌名。南北曲皆有。字句格律均与词牌七十六字体前半阕略同。北曲属双调,用在套曲内或用作小令。南曲属仙吕入双调,用作过曲。典
【说是非】1.指评说事理的是非。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这廝得道夸经纪,学相呵説是非。”2.搬弄口舌。《金瓶梅词话》第三回:“王婆道:‘不是老身説是非,大官人宅上有许多,那里讨得一箇似娘子的。’”
【风月所】即风月场。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折:“风月所得清白,雨云乡无粘带,烟花寨耳根清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我向这花柳营调鼎鼐,风月所理阴阳。”参见“风月场”。
【老虔婆】奸诈狡猾的老妇。元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原来是搅肚蛆肠的老虔婆,将瓦罐都打破。”《水浒传》第二一回:“宋江进到那里面凳子上坐了,那婆子是乖的,自古道:‘老虔婆如何出得他手。’只怕宋江走去,便帮在身边坐了。”
【可怜见】见,词尾,无义。怜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到此际,兀谁可怜见我那里!”《元史·泰定帝纪一》:“薛禪皇帝可怜见嫡孙。”《水浒传》第三六回:“你弟兄们若是可怜见宋江时,容我去江州牢城,听候限满回来。”2.见,词尾,无义。可爱。《红楼梦》第二二回:“贾母深爱那做小旦的和那做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益发可怜见的。”《红楼梦》第六九回:“﹝贾母﹞忽见凤姐带了一个絶标緻的小媳妇儿进来,忙覷着眼瞧説:‘这是谁家的孩子?好可怜见儿的。’”参见“可爱”。3.见,词尾,无义。怜悯。元无名氏《桃花女》楔子:“我可怜见你皓首年高。”《水浒传》第十九回:“望好汉可怜见家中有箇八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望乞饶恕性命则箇!”4.指值得怜悯。《红楼梦》第四二回:“説的好可怜见儿的!连我们也软了。”茅盾《列那和吉地》一:“‘怪可怜见!’妈妈轻声说,同时转身要走了。”典
【今日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邹志安《工作队长张解放》:“今日个,在我屋里吃饭。”汉
【明婚正娶】犹言明媒正娶。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现放着保亲的堪为凴据,怎当他抢亲的百计亏图;那里是明婚正娶,公然的伤风败俗。”清李渔《凰求凤·作难》:“那曹家女子,或者説是明婚正娶,又且结髮在先,不肯折气,这也罢了。”
【太平令】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南曲属中吕宫。北曲属双调,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七、七、七、二、二、二、七(八句)。一般接在双调《沽美酒》曲牌之后。可用于双调套曲内,也可用作小令。明清传奇用此曲时,往往略加变化,如昆剧《林冲夜奔》林冲行路时所唱,曲调雄壮,节奏急促,以唢呐或海笛伴唱。
【小妇人】旧时妇人见地位高的人时的自称。多见于戏曲小说。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孤云]:‘你招也不招?’[正旦云]:‘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纔走得到半路,却见昨夜借宿的邻家赶来,捉住小妇人回来,却不知丈夫杀死的根由。”《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老爷请坐,小妇人是个乡间女子,不会京城的规矩,行个怯礼儿罢。”
【小妇人】旧时妇人见地位高的人时的自称。多见于戏曲小说。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孤云]:‘你招也不招?’[正旦云]:‘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纔走得到半路,却见昨夜借宿的邻家赶来,捉住小妇人回来,却不知丈夫杀死的根由。”《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老爷请坐,小妇人是个乡间女子,不会京城的规矩,行个怯礼儿罢。”
【可怜见】见,词尾,无义。怜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到此际,兀谁可怜见我那里!”《元史·泰定帝纪一》:“薛禪皇帝可怜见嫡孙。”《水浒传》第三六回:“你弟兄们若是可怜见宋江时,容我去江州牢城,听候限满回来。”2.见,词尾,无义。可爱。《红楼梦》第二二回:“贾母深爱那做小旦的和那做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益发可怜见的。”《红楼梦》第六九回:“﹝贾母﹞忽见凤姐带了一个絶标緻的小媳妇儿进来,忙覷着眼瞧説:‘这是谁家的孩子?好可怜见儿的。’”参见“可爱”。3.见,词尾,无义。怜悯。元无名氏《桃花女》楔子:“我可怜见你皓首年高。”《水浒传》第十九回:“望好汉可怜见家中有箇八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望乞饶恕性命则箇!”4.指值得怜悯。《红楼梦》第四二回:“説的好可怜见儿的!连我们也软了。”茅盾《列那和吉地》一:“‘怪可怜见!’妈妈轻声说,同时转身要走了。”典
【喝撺箱】“喝攛厢”。宋元时官衙前设有投状纸的箱子。官员开庭理案时,衙役站立两旁,高声呐喊:“在衙人员平安,抬书案!”同时从箱中取出状纸,呈交官员。这个仪式称“攛箱”。衙役喊堂威,称“喝攛箱”。攛,谓移动和开启。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小官郑州守李公弼是也。今日升起早衙,断理些公事。张千,喝攛箱。”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下官楚州太守姚杌是也。今早升厅坐衙。左右,喝攛厢。”典
【落梅风】农历五月的季风。《太平御览》卷九七○引汉应劭《风俗通》:“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2.曲调名。《剪灯新话·渭塘奇遇记》:“女为吹《落梅风》数闋。”汉
【得胜葫芦】喻指能说会道的嘴巴。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卖弄他能爱女、有权术,怎禁那得胜葫芦,説到有九千句。”
【新水令】南北曲都属双调,北曲较常用,一般用作双调套曲的第一曲。
【笑吟吟】微笑貌。宋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词:“夜月楼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元周文质《青杏子·元宵》曲:“堪描画,笑吟吟重把金釵插。”《水浒传》第二四回:“那怒气直钻过爪洼国去了,变作笑吟吟的脸儿。”鲁迅《呐喊·白光》:“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显出笑影。”
【店小二】旧称客店、饭馆、酒馆的主人或雇用的伙计。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自家是店小二,在这东京居住,无别营生,开着箇小酒店儿。”《水浒传》第四六回:“当日黄昏时候,店小二却待关门,只见这三个人撞将入来。”《老残游记》第八回:“老残听见店小二来,告説曹州府有差人来寻,心中甚为诧异。”
【怎么样】如何,怎样。泛指状况或方式等。《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报时须説此尸在本家怎么样不见了,几时走到这庵里?怎么样抱在这柱子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银元局差事又不是我当的,怎么样的做弊,我又没经过手。”2.如何,怎样。询问情况,状态等。刘半农《扬鞭集·拟拟曲》:“老六,我说老九近来怎么样?”3.替代某些不说出来的动作或情况。清李渔《奈何天·妬遣》:“明日老爷回来,岂不切齿,就作做官人,要惜体面,不好怎么样你,只怕比往常的恩爱,也要略减几分。”吴组缃《山洪》十三:“我好心好意的管待他们,他们也不见得就怎么样我。”典
【肥马轻裘】语本《论语·雍也》:“赤(公西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谓骑着肥壮的骏马,穿着轻暖的皮袍。后以“肥马轻裘”形容生活豪华。唐白居易《闲适》诗:“肥马轻裘还且有,粗歌薄酒亦相随。”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我这粗衣淡饭贫休笑,你那里肥马轻裘富莫夸。”明王錂《寻亲记·告借》:“肥马轻裘得自然,一生不惜买花钱。”《红楼梦》第七九回:“古人异姓陌路,尚然‘肥马轻裘,敝之无憾’,何况咱们?”苏曼殊《碎簪记》:“当余新归海上,偕灵运卜居涌泉路,肥马轻裘与共。”
【万苦千辛】极言辛苦之甚。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俺破黄巢血战到三千阵,经了些十生九死,万苦千辛。”《儿女英雄传》第九回:“那时岂不连你这一半的万苦千辛,也前功尽弃。”邹鲁《洪宪之役》:“成败利钝,与共休戚,万苦千辛,捨命不渝。”参见“千辛万苦”。
【十米九糠】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尖担两头脱】比喻两头落空。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若与了一纸休书,那妇人就一道烟去了。这婆娘他若是不嫁我呵。可不弄的尖担两头脱?”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则怕你弄的喒做了尖担两头脱。”
【尖担两头脱】比喻两头落空。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若与了一纸休书,那妇人就一道烟去了。这婆娘他若是不嫁我呵。可不弄的尖担两头脱?”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则怕你弄的喒做了尖担两头脱。”
【打一棒快球子】做事、说话直捷爽快。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真个不曾使他来,这妮子不贤达!打一棒快毬子,你捨得宋引章,我一发嫁你。”典
【恶哏哏】恶狠狠”。典
【背地里】暗中,背人处。《朱子语类》卷四七:“有这一般半间不界底人……看时也似是箇好人,然背地里却乖,却做罪过。”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那贵妃又背地里宠一箇胡儿,姓安名禄山。”《红楼梦》第五五回:“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背地里不恨我的。”老舍《沉二哥加了薪水》:“你比我资格老,我们背地里都叫你沉二哥。”赵树理《登记》一:“后来这消息传到他妈耳朵里,他妈把他叫到背地里,骂了他一顿‘没骨头’,骂罢了又劝他。”漢
【一夜夫妻百夜恩】形容一为夫妇即有深厚情义。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行路》:“他须记一夜夫妻百夜恩,怎做得区区陌路上人?”许地山《春桃》:“一夜夫妻百夜恩,我不做缺德的事。今天看你走不动,不能干大活,我就不要你,我还能算人吗?”
【肋底下插柴】元剧习用语。谓自行隐忍或自行稳住。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我更是的不待饶人,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怎见你便打他一顿。”元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我见他两次三番如丧神,早难道肋底下插柴自稳。”
【耳满鼻满】满耳朵满鼻子。谓闻之熟极。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在南京时,人説你周舍名字,説的我耳满鼻满的。”
【更做道】更做”。汉
【店小二】旧称客店、饭馆、酒馆的主人或雇用的伙计。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自家是店小二,在这东京居住,无别营生,开着箇小酒店儿。”《水浒传》第四六回:“当日黄昏时候,店小二却待关门,只见这三个人撞将入来。”《老残游记》第八回:“老残听见店小二来,告説曹州府有差人来寻,心中甚为诧异。”
【店小二】旧称客店、饭馆、酒馆的主人或雇用的伙计。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自家是店小二,在这东京居住,无别营生,开着箇小酒店儿。”《水浒传》第四六回:“当日黄昏时候,店小二却待关门,只见这三个人撞将入来。”《老残游记》第八回:“老残听见店小二来,告説曹州府有差人来寻,心中甚为诧异。”
【乔躯老】怪样、扭捏作态。亦指装腔作势、怪模怪样的人。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有那千般不实乔躯老,有万种虚嚣歹议论,断不了风尘。”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我这里着眼偷瞧,教人耻笑,怎覰那乔躯老屈脊低腰,款那步,轻抬脚。”明陈大声《醉花阴·赏灯》套曲:“社火每衣冠新制,灯影下乔躯老人未识。”汉
【恰便似】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他每见絃管声中巡玉輦,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明黄祖儒《醉花荫·元夜》套曲:“望千门火树齐,恰便似一天云汉昭回。”
【干茨腊】见“乾支剌”。
【背地里】暗中,背人处。《朱子语类》卷四七:“有这一般半间不界底人……看时也似是箇好人,然背地里却乖,却做罪过。”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那贵妃又背地里宠一箇胡儿,姓安名禄山。”《红楼梦》第五五回:“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背地里不恨我的。”老舍《沉二哥加了薪水》:“你比我资格老,我们背地里都叫你沉二哥。”赵树理《登记》一:“后来这消息传到他妈耳朵里,他妈把他叫到背地里,骂了他一顿‘没骨头’,骂罢了又劝他。”漢
【闲口论闲话】闲谈。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喒閒口论閒话,这好人家好举止,恶人家恶家法。”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喒閒口论閒话,我问你咱,如今我姓什么?”《水浒传》第一一○回:“对席有箇老者,便请会茶,闲口论闲话。”
【说话之间】说话中间”。典
【惯曾为旅偏怜客】犹言同病相怜。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第二来是我惯曾为旅偏怜客,第三来也是我自己贪杯惜醉人。”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为甚教疾把门开,我须是惯曾为旅偏怜客。”
【可怜见】见,词尾,无义。怜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到此际,兀谁可怜见我那里!”《元史·泰定帝纪一》:“薛禪皇帝可怜见嫡孙。”《水浒传》第三六回:“你弟兄们若是可怜见宋江时,容我去江州牢城,听候限满回来。”2.见,词尾,无义。可爱。《红楼梦》第二二回:“贾母深爱那做小旦的和那做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益发可怜见的。”《红楼梦》第六九回:“﹝贾母﹞忽见凤姐带了一个絶标緻的小媳妇儿进来,忙覷着眼瞧説:‘这是谁家的孩子?好可怜见儿的。’”参见“可爱”。3.见,词尾,无义。怜悯。元无名氏《桃花女》楔子:“我可怜见你皓首年高。”《水浒传》第十九回:“望好汉可怜见家中有箇八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望乞饶恕性命则箇!”4.指值得怜悯。《红楼梦》第四二回:“説的好可怜见儿的!连我们也软了。”茅盾《列那和吉地》一:“‘怪可怜见!’妈妈轻声说,同时转身要走了。”典
【更做道】更做”。汉
【普天下】之下”。
【背槽抛粪】负义,如同驴马,刚在槽内吃食,背过身来就拉屎。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你将这赤的金、白的银饕餮都尽,又道是女孩儿背槽抛粪。”
【迷魂阵】1.旧小说中指一种能使人灵魂迷失、令人不辨方向的阵列。《七国春秋平话》卷下:“此者迷魂阵。使八足马,七个怀孕妇女,埋在日月旗下,反阴作阳。此为迷魂阵,出在《阴书》第十三篇中。”《四游记·洞宾大排天阵》:“吕军师令萧后、单阳公主,率兵五千,各穿五色袈裟,为迷魂阵。”老舍《蜕》:“在灯光下,那层灰雾变成暗红,像什么妖人摆下的一座迷魂阵,包罩着人喊马嘶与成群的鬼影。”2.比喻能使人迷惑的阵势、圈套。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怎将咱好姻缘生折做断头香,休想道泼烟花再打入迷魂阵。”清姚梅柏《双头牡丹灯记》:“陷人坑从此填满,迷魂阵自此打开。”闻一多《一个白日梦》:“追得愈深,想得愈玄,于是便不能不堕入唯心论的迷魂阵中。”
【进退无门】同“进退无路”。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餘子纷纷,才有毛髮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輊耶!”《三国志平话》卷下:“﹝曹公﹞其军无十万,屯於附高处,言羝羊触藩,进退无门,不能收川,又怕诸葛后袭。”《说唐》第九回:“两边军士答应一声,走过来,不由伍亮做主,赶出演武场,弄得伍亮进退无门。”
【店小二】旧称客店、饭馆、酒馆的主人或雇用的伙计。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自家是店小二,在这东京居住,无别营生,开着箇小酒店儿。”《水浒传》第四六回:“当日黄昏时候,店小二却待关门,只见这三个人撞将入来。”《老残游记》第八回:“老残听见店小二来,告説曹州府有差人来寻,心中甚为诧异。”
【店小二】旧称客店、饭馆、酒馆的主人或雇用的伙计。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自家是店小二,在这东京居住,无别营生,开着箇小酒店儿。”《水浒传》第四六回:“当日黄昏时候,店小二却待关门,只见这三个人撞将入来。”《老残游记》第八回:“老残听见店小二来,告説曹州府有差人来寻,心中甚为诧异。”
【可不是】1.答人之语。表示附和、赞同之意。清昭槤《啸亭续录·稗事数则》:“﹝賡泰﹞与人言习语‘可不是’三字,人以‘賡可不’呼之。”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可不是,又一架飞机中了弹。”亦省作“可不”。碧野《盐湖之夜》:“可不!盐水把我的腿都咬成一道道的口子。”2.岂不是。张天翼《仇恨》:“这几天他们那么吃着苦……可不是为了要活么?”
【玲珑剔透】精工制造、结构奇巧、内部镂空的手工艺品。亦以形容供玩赏的太湖石之类。《西游记》第六十回:“忽见一座玲瓏剔透的牌楼,楼下拴着那箇避水金睛兽。”2.形容俊俏,漂亮。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惜玉怜香天生就,另一种可喜风流。淹润惯熟,玲瓏剔透,软欵温柔。”明金白屿《梧桐树·过吴七泉山居》套曲:“不争你玲瓏剔透疎狂态,雪月风花锦綉排,无处买。”《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及至见了褚大娘子,又是一对玲瓏剔透的新媳妇。”3.形容聪明灵活,心里明白。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牡丹,你玲瓏剔透今何在?俊俏聪明莫谩夸。”《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説到种地做庄稼,那心里便玲瓏剔透的,一説到书上边去,就如使二十斤牛皮胶把那心窍都胶住了的一般。”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九:“她的这个暗里的盘算,连亭面胡也一起瞒了。只有玲珑剔透的盛清明略略猜着了她的用心。”
【珊瑚钩】认为的一种瑞应之物。《孝经援神契》:“珊瑚鉤,瑞宝也,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则见。”《宋书·符瑞志下》:“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宋书·符瑞志》曰:‘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然不言其形状,盖自然之宝也。”2.用珊瑚所作的帐钩。唐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丰屋珊瑚鉤,麒麟织成罽。”清陈维崧《菩萨蛮·秘戏》词:“宝篆镇垂垂,珊瑚鉤响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萧詮诗曰‘珠帘半上珊瑚鉤’,则以珊瑚为鉤耳。”3.比喻文章书画华丽珍贵。唐杜甫《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仇兆鳌注引师尹曰:“珊瑚钩,言文章之可贵。”元虞集《题柯敬仲画》诗:“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
【没来由】无故。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然既苦楚,又有费用,人皆怨之。加之营第宅房廊,作酒肆名太平楼,般运花石,皆役军兵。众卒謡曰:‘张家寨里没来由,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分明是你过犯,没来由把我摧残。”《红楼梦》第一○一回:“我这里一大堆的事没个动秤儿的,没来由为人家的事,瞎闹了这些日子,当什么呢!”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二二章:“她当过人家的小媳妇,才挣脱脖子上的锁链,走进了宽敞的世界,没来由自寻烦恼,再回到狭小的天地里去。”汉
【后庭花】1.花名。鸡冠花的一种。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目曰后庭花。”2.花名。雁来红的异名。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九引明朱橚《救荒本草》:“后庭花,一名雁来红,人家园圃多种之……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3.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唐为教坊曲名。本名《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制。其辞轻荡,而其音甚哀,故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容,《后庭花》又添几种。”4.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仄韵。又有《后庭花破子》,单调,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韵。5.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后庭花破子》同,但末句前可增加五字或六字句。可用作小令,也可用于套曲中。
【一封书】1.一封信。《史记·越世家》:“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唐于武陵《客中》诗:“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2.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明史·刑法志二》:“酷吏輒用挺棍、夹棍、脑箍、烙铁及一封书、鼠弹筝……或鞭脊背、两踝致伤以上者,俱奏请,罪至充军。”3.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村务酒】晔《桃花女》第一折:“却不道一盏能消万古愁,则俺这村也波坊,不比那府共州……俺这里止不过是村务酒。”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早辰间因酒病,到晚来为花愁。可不道野花村务酒,知滋味便合休。”
【不能勾】彀”。
【买休卖休】用钱财交易,使中断婚姻关系。买休,化钱使人休妻;卖休,受钱后休妻。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兀那贱人,我手里有打杀的,无有买休卖休的。”《明律·犯奸·纵容妻妾犯奸》:“若用财买休卖休和娶人妻者,本夫本妇及买休人各杖一百,妇人离异归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於是买休卖休,与母家同谋之事,俱无跡可寻矣。”
【秋风过耳】吹过。比喻漠不关心、毫不在意。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那一个不指皇天各般説咒,恰似秋风过耳早休休。”《西游记》第七七回:“莫説是麻绳捆的,就是碗粗的棕缆,只也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
【普天下】之下”。
【实丕丕】坯坯”。亦作“实呸呸”。实实在在。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俺实丕丕要问行藏,你慢腾腾好去商量。”元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二折:“实坯坯舞剑轮刀,乱纷纷不辨清浊。”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实呸呸的词因不准信,磣可可的杀人要承认。”明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思之,虚飘飘命怎期?叹捱,实丕丕灾共危。”
【见死不救】见到面临死亡威胁或困境的人而不去援救。常比喻冷酷无情。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直恁般见死不救,莫不是你和他没些瓜葛没些忧。”《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老残一想,话也有理,只是因此就见死不救,於心实也难忍。”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继续处于贫困地位的农民将要埋怨我们,他们将说我们见死不救,不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眼睁睁】1.张目注视貌。元张养浩《寨儿令·寿日燕饮》曲:“眼睁睁,险踏碎绰然亭。”《水浒传》第八一回:“俺两个从小在开封府勾当,这门下不知出入了几万遭,你颠倒只管盘问,梁山泊人眼睁睁的都放他过去了。”沙汀《烦恼》:“撩开疤上重疤的破帐门,他看见妻子还眼睁睁躺在床上。”2.睁眼看着,无可奈何。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争奈我夫主无辜受禁,眼睁睁不得脱难。”《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把个权勿用气的眼睁睁,敢怒而不敢言。”《红楼梦》第五回:“眼睁睁,把万事全抛。”巴金《利娜·第十五封信》:“可是在我周围的女人伤心地哭着的时候,我却伸起头眼睁睁地望着那些人形。”
【恰便似】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他每见絃管声中巡玉輦,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明黄祖儒《醉花荫·元夜》套曲:“望千门火树齐,恰便似一天云汉昭回。”
【不相投】1.不投合。《二程遗书》卷八:“灵公问陈,孔子遂行,言语不相投。”2.无法匹敌。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两下里不相投,休!休!”
【恰便似】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他每见絃管声中巡玉輦,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明黄祖儒《醉花荫·元夜》套曲:“望千门火树齐,恰便似一天云汉昭回。”
【日月参辰】日、月、参、辰此出彼没,因以比喻双方隔绝或作对。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来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爷娘骨肉,却和我做日月参辰。”
【等闲间】;无意中。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哎,他那里无语无言,只是长吁气,多敢怕等閒间泄漏了天机。”典
【逍遥乐】词牌名。调见宋黄庭坚《山谷词》。参阅《词谱》卷二六。
【嘴卢都】1.撅着嘴,鼓着嘴。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一个个眼张狂似漏网的游鱼,一个个嘴卢都似跌了弹的斑鳩。”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他那厢吃的醉醺醺,我这里嘴卢都喑喑的纳闷。”2.多言多语。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一折:“我不是浪语閒声,你一味里嘴卢都乱猜胡应。”
【深宅大院】房屋多、院子大的住宅。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折:“我本是深宅大院好人家。”《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他家裡深宅大院,一时三老爹不在,藏掖个儿去,人不知鬼不觉。”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深宅大院……地亩遍地都是,直到今天也数不清有多少顷。”
【一封书】1.一封信。《史记·越世家》:“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唐于武陵《客中》诗:“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2.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明史·刑法志二》:“酷吏輒用挺棍、夹棍、脑箍、烙铁及一封书、鼠弹筝……或鞭脊背、两踝致伤以上者,俱奏请,罪至充军。”3.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做买卖】;做生意。元无名氏《桃花女》楔子:“自春初收拾些貲本,着孩儿贩南商做买卖去,至今杳无音信。”《水浒传》第四七回:“这个兄弟,姓杜,名兴……上年间做买卖,来到蓟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却説姚家有个极密的内亲,叫做周少溪,偶然在浙江衢州做买卖。”茅盾《林家铺子》:“那边的四五个店员一字儿摆在柜台前,等候做买卖。”典
【买休卖休】用钱财交易,使中断婚姻关系。买休,化钱使人休妻;卖休,受钱后休妻。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兀那贱人,我手里有打杀的,无有买休卖休的。”《明律·犯奸·纵容妻妾犯奸》:“若用财买休卖休和娶人妻者,本夫本妇及买休人各杖一百,妇人离异归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於是买休卖休,与母家同谋之事,俱无跡可寻矣。”
【赤条条】1.光着身体,一丝不挂。《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若还撞见唐三藏,将来剥得赤条条。”《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那廝……将那女孩儿衣服脱得赤条条地,小衣也不着。”高世华《沉自己的船》:“水手们一个个赤条条的在水里游泳。”2.比喻空无所有。《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刘知远输了三十贯钱,身畔赤条条地。”《水浒传》第十五回:“莫説哥哥不赢,我也输得赤条条地。”《歧路灯》第六五回:“可怜小的们四五家,被这场火烧的赤条条的。”
【磨了半截舌头】费口舌。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为娶这妇人呵!整整磨了半截舌头。”元乔吉《金钱记》第二折:“老相公,飞卿兄弟不肯做门馆,小官磨了半截舌头,纔得依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老身磨了半截舌头,依倒也依得,只要娘子也依他一件事。”汉
【望夫石】名。各地多有,均属民间传说,谓妇人伫立望夫日久化而为石。《初学记》卷五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辽宁省兴城市西南望夫山之望夫石,则传为孟姜女望夫所化。其它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西南、江西省分宜县昌山峡水中、贵州省贵阳市北谷顶埧、广东省清远市均有望夫石。参阅《嘉庆一统志·锦州府》又《平凉府》、《袁州府》、《贵阳府》及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望夫石》。后用以喻女子怀念丈夫的坚贞。明朱有燉《香囊怨》第二折:“凭着我志诚身端正,便化作望夫石也,坚等到河清。”明谢谠《四喜记·翠阁耽思》:“仰望惟君子,无邪不害思,甘为望夫石,何日是归期?”清孙枝蔚《甲申春日纪事》诗之二:“楼中身化望夫石,狱里声如啼夜乌。”汉
【有朝一日】来有一天。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白兔记》:“论韩信乞食瓢(漂)母寧奈,有朝一日运通泰,男儿汉勇畧中须在。”茅盾《秋收》一:“他铁青了脸,粗暴地叫骂道:‘什么希罕!光景是做强盗抢来的罢!有朝一日捉去杀了头,这才是现世报!’”典
【船到江心补漏迟】比喻事先无准备,临时张皇失措。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纔收骑。”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可正是船到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魄散魂飞。”明高明《琵琶记·散发归林》:“这是蓝田种玉结亲误,今日里船到江心补漏迟。”
【吃饭处】“喫饭处”。借以维持生活的处所。指职位或官位、爵位。《新五代史·安叔千传》:“德光劳曰:‘……吾今至此,当与汝一喫饭处。’叔千再拜。乃以为镇国军节度使。”《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契丹》:“孙儿但勿忧,管取一喫饭处。”典
【笑微微】微笑貌。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我听的説就里,你原来为这的,倒引的我忍不住笑微微。”《再生缘》第六二回:“忠孝王爷观一遍,喜了个心宽意放笑微微。”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一章:“在早晨凉嗖嗖的海风中,一竹笑微微地顶着竹篮。”
【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用指整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俺这出家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好是快活也呵!”张振金《五峰如指翠相连》:“﹝五指山﹞除了雨水的多寡之外,一年四季都春深似海。”典
【衷肠话】出自内心的话。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不是俺一家儿乔作衙,説几句衷肠话。”明徐复祚《投梭记·鬻女》:“临行再説句衷肠话。”《红楼梦》第十一回:“这里凤姐儿又劝解了一番,又低低説许多衷肠话儿。”
【铜斗儿家缘】犹言铜斗儿家私。元景元启《新水令·春情》套曲:“割捨了铜斗儿家缘。”
【三思而行】思考,然后行动。语出《论语·公冶长》。宋辛弃疾《哨遍》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你也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许杰《邻居》三:“﹝小文嫂﹞心里又有些懊悔自己做事太卤莽,不能三思而行。”参见“三思”。
【打莲花落】乞。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我嫁了安秀才呵,一对儿好打莲花落。”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可不道俺则会打莲花落。”典
【拖刀计】旧小说中指武将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敌不备,而突然回头攻击之计。《三国演义》第五三回:“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鬭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亦比喻机谋;阴谋。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你畅好会使拖刀计,漾一个瓦块儿在虚空里怎生住的。”元邓玉宾《叨叨令·道情》曲:“为儿女施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除了担山力。”
【羊羔利】的一种高利贷。羊产羔时本利对收,故名。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干家的乾落得淘閒气,买虚的看取些羊羔利。”清赵翼《水车十百戽田水入河》诗:“絶似贫人还宿债,羊羔利较本钱多。”亦称“羊羔息”、“羊羔儿利”。《元史·太宗本纪》:“官民贷回鶻金偿官者,岁加倍,名羊羔息。”《元史·耶律楚材传》:“州郡长吏多借贾人银以偿官,息累数倍,曰羊羔儿利,至奴其妻子,犹不足偿。”
【女娘家】女的通称。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则这女娘家直恁性儿乖。”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国姑你倒要来救那罪人,敢是你女娘家不曾看王法哩。”《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终久是女娘家见识,看事不透。”
【不伶俐】犹不干净,指男女间的不正当关系。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如今有一人,乃是李顺,他是个酒徒,他浑家与我有些不伶俐的勾当。”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我虽然嫁了这燕大,私下里和这杨衙内有些不伶俐的勾当。”《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婆子﹞閒常也与人做了些不伶俐的身分,几番几次漏在媳妇眼里。”
【卖查梨】亦作“卖楂梨”。1.原为一般专走妓院卖糖食杂货的小贩的叫卖声,因其兜揽生意时常陪笑脸,故转指笑脸奉承。有时亦含轻薄、无规矩的意思。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张云]兄弟,你看这女人,他这般受苦,倒説喒磕牙料嘴。[正旦唱]陪着笑卖查梨。”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你那里乾支剌的陪笑卖楂梨。”2.冒充,欺骗。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俺不是卖查梨,他可也逞刀锥。”
【三梢末尾】,结果。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待粧个老实,学三从四德,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端的是那里是三梢末尾?”
【三心二意】,犹豫不决。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老舍《女店员》第一幕:“政府招考咱们,咱们就得干出个名堂来,不能三心二意。”亦作“三心两意”。《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我的主意已定了,你们都别要三心两意,七嘴八舌的乱了我的主意。”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你不要三心两意,早点歇息,明天又要行军了。”
【铁心肠】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説忠臣负屈啣寃,铁心肠也须下泪。”明王錂《寻亲记·省夫》:“不要説我和你,便是铁心肠见了愁无奈。”
【合扑地】合扑。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忽地便喫了一箇合扑地,那时节睁着眼怨他谁!”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扭回身疾便入房内,被门桯绊我一箇合扑地。”参见“合扑”。
【尽世儿】子。元石德玉《紫云庭》第一折:“惭愧呵谢天地不是相思病,你教俺尽世儿厮守着。”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与这厮待一时间鶯儔燕侣,我情愿尽世儿凤隻鸞孤。”
【油葫芦】1.亦作“油壶卢”。昆虫名。形状像蟋蟀而较大,黑褐色,有油光,触角长,腹部肥大,有一对尾须,雌虫另有一个赤褐色的产卵管,雄虫的翅能互相摩擦发声。昼伏夜出,吃豆类、谷类、瓜类等。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胡家村》:“促织之别种三,肥大倍焉者,色泽如油,其声呦、呦、呦,曰油葫芦。”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蛐蛐儿之类又有油壶卢。当秋令时,一文可买十餘枚。至十月,则一枚可值数千文。盖其鸣时鏗鏘断续,声颤而长,冬夜听之,可悲可喜,真閒人之韵事也。”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四:“不知躲在何处的几头油葫芦也来伴奏。”2.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为北曲散套中常用的正曲之一。
【姻缘簿】定男女姻缘的名册。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那里有粪堆上长出连枝树,淤泥中生出比目鱼,不明白展污了姻缘簿?”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芳名已註姻缘簿。”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怎知道姻缘簿久已勾销。”
【脚搭着脑杓】人快跑。引申指事情办得匆忙迅速。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怕不便脚搭着脑杓成事早,怎知他手拍着胸脯悔后迟。”典
【少一时】少时,过一会儿。《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话不是空谈得的,少一时自然要还你们一个凭据。”漢
【混江龙】1.曲牌名。属北仙吕宫。元王实甫《西厢记》、明汤显祖《牡丹亭》、清李渔《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2.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淮扬外江各砲船陆续撤回,临清以上浅阻堪虞,混江龙费工无用,可作罢论。”
【百纵千随】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怎不记旧日夫妻情意,也曾有百纵千随。”清洪昇《长生殿·絮阁》:“告娘娘省可閒烦恼。奴婢看万岁爷与娘娘呵,百纵千随真是少。”
【点绛唇】絳脣”。1.词调名。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絳唇。”后词名取此。又名《点樱桃》。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诸体。参阅《词谱》卷四。2.曲牌名。《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仙吕调隻曲》:“按《点絳脣》原出於词体,南调引内,用词之全闕,即《琵琶记》‘月淡星稀’可証。元人将词之前半闕通章叶韵,为北调体,即首闕通行之格也。第三闕,董解元《西厢》係北调,亦用南体,仅见於此。”
【八拜交】之交”。
【谎彻梢虚】扯谎支吾。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有郑州周舍,与孩儿作伴多年,一个要娶,一个要嫁,只是老身谎彻梢虚,怎么便肯?”漢
【顶真续麻】“顶鍼续麻”。亦作“顶针续麻”。1.宋元时一种带游戏性的文体。后句首字必须用前句末字。当时一般文人、官妓,大都擅此。后成为修辞格之一。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俺孩儿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般不晓,无般不会。”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爱他那走笔题诗,出口成章,顶针续麻。”《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你哨起我来了!我合你‘顶真续麻’,顶不上来的一钟。”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顶真续麻》:“顶真续麻,文字游戏之一种也。顶真亦曰顶鍼,《金线池》剧三:‘续麻道字鍼鍼顶。’盖以次句首字,顶上句末字也……《中原音韵·作词十法定格》条,《小桃红》:‘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评曰:‘顶真妙。’”2.相声中的一种表演手法。《南京日报》1983.1.16:“‘顶针续麻’是相声表演的一种技巧,要求以某句话开头,一句接一句地说下去,上句话最后一个字必须与下句话第一个字相同,最后将话引到事先规定的另一句话上去。”典
【拆白道字】游戏。把一个字拆开,使成一句话。如宋黄庭坚《两同心》词:“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拆开的字合并起来是“好”、“闷”两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我拆白道字,辨与你个清浑……君瑞是箇肖字这壁着箇立人。”按“肖”字着“立人”,拆“俏”字。《水浒传》第六一回:“不则一身好花綉,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
【做买卖】;做生意。元无名氏《桃花女》楔子:“自春初收拾些貲本,着孩儿贩南商做买卖去,至今杳无音信。”《水浒传》第四七回:“这个兄弟,姓杜,名兴……上年间做买卖,来到蓟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却説姚家有个极密的内亲,叫做周少溪,偶然在浙江衢州做买卖。”茅盾《林家铺子》:“那边的四五个店员一字儿摆在柜台前,等候做买卖。”典
【上花台】。谓狎妓。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自小上花臺,做子弟。”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哥哥,你当初上花臺,做子弟,怎生受用快活,你説一遍,我试听咱!”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我也曾向烟月所上花臺做子弟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