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阳关】1.古邑名。春秋鲁地,后入齐。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偏东而南约六十里。《左传·襄公十七年》:“高厚围臧紇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2.古聚落名。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将数千兵,徼之於阳关。”李贤注:“聚名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潁水东南流,逕阳关聚,聚夹水相对,俗谓之东西二土城也。”3.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称。《汉书·地理志下》:“敦煌郡……龙勒。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末】《唐韻》《集韻》莫撥切《韻會》莫曷切《正韻》莫葛切,瞞入聲。《說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謂木杪也。《禮·曲禮》獻杖者執。末《玉篇》端也,顚也,盡也。《廣韻》無也,弱也,遠也。又終也。《書·立政》我則末惟成德之彥。又勿也。《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又薄也。《左傳·昭十四年》三數叔魚之惡,不爲末減。又四肢曰末。《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又商賈曰末。《史記·秦琅邪頌》上農除末,黔首是富。又太末,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會稽郡。又且末,國名。見《前漢·西域傳》。又山名。《山海經》末山多赤金。又姓。《
【尾声】1.戏曲名词。泛称诸宫调、唱赚、杂剧、传奇等脚本里大多数套曲中最末一曲。明杨慎《升庵诗话·乐曲名解》:“趋与乱在曲之后,与《吴声》之送,若今之尾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贡士》:“当病起时,所记崑山曲者,无一字遗……后其嫂夫人以为不祥语,焚弃之。每从酒边茶餘,犹能记其尾声。”2.指乐曲的最后一部分。3.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剧作者在一个剧本里所要说的对于社会人生的话,有时也会在一篇序文里或在剧本的前奏(prologue)或尾声(epilogue)里。”巴金《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