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遵以肆释义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遵】〔古文〕《唐韻》將倫切《集韻》《韻會》蹤倫切《等韻》祖倫切,音嶟。《說文》循也。《詩·周南》遵彼汝墳。又《廣韻》率也,行也。習也。《書·洪範》遵王之路,遵王之道。《儀禮·鄕射禮》大夫有遵者則入門左。《註》言鄕之爲大夫者,能以禮樂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又叶徂全切,音牋。《李尤·德陽殿賦》曰若炎唐,稽古作先。於赫聖漢,抗德以遵。

【肆】〔古文〕《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息利切《正韻》悉漬切,音四。《說文》極陳也。《爾雅·釋言》肆,力也。《疏》極力也。《左傳·昭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註》肆,極也。《周語》藪澤肆旣。《註》肆,極也。旣,盡也。又《玉篇》放也,恣也。《易·繫辭》其事肆而隱。《疏》其辭放肆顯露,而所論義理深而幽隱也。《左傳·昭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弛周室之憂。《註》肆,展放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偷。《註》肆,猶放恣也。又遂也。《書·舜典》肆類于上帝。《傳》肆,遂也。又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