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飏心地翛然释义


【悠飏】1.飘忽不定貌。唐李嘉祐《与郑锡游春》诗:“映花鶯上下,过水蝶悠颺。”宋晏殊《菩萨蛮》词:“莫学蜜蜂儿,等閒悠颺飞。”金元好问《听姨女乔夫人鼓风入松》诗:“瀟洒寒松度虚籟,悠颺飞絮搅青冥。”2.飘扬;飞扬。唐罗邺《云》诗:“莫使悠颺只如此,帝乡还更暖苍梧。”宋张先《庆春泽》词:“声宛转疑随烟香悠颺,对暮林静寥寥振清响。”清陈维崧《寿楼春·春日追昔游》词:“斑竹店,梅根坊,颭水花,晴丝悠颺。”3.荡漾。宋晏殊《浣溪沙》词:“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颺欲来时。”4.形容声音的曼长而和谐。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

【心地】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佛教认为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语本《心地观经》卷八:“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穀五果从大地生……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坛经·疑问品》:“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唐寒山《诗》之二六七:“我自观心地,莲花出淤泥。”唐王缙《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开心地如毛头,扫意尘於色界。”2.宋后儒家用以称心性存养。《朱子语类》卷六七:“盖其心地虚明,所以推得天地万物之理。”明高攀龙《语》:“然人之心地不明,如何察得人心术?”3.居心,用心。

【翛然】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无係貌也。”前蜀韦庄《赠峨嵋李处士》诗:“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明归有光《南云翁生圹志》:“翁为人有风致,可谓翛然于生死之际,则予之所谓命者,又不足为翁道也。”冰心《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绝,皓月中天,翛然四顾,觉得心中一片空灵。”迅疾貌。宋司马光《馆宿遇雨怀诸同舍》诗:“佳雨濯烦暑,翛然生晓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