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墙完罅隙释义


【垣】〔古文〕《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曰垣,高曰墉牆也。《釋名》援也。人所依阻,以爲援衞也。《詩·大雅》大師維垣。《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盡壤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又星有上中下三垣。《史記·天官書》上垣太微宮垣十星,東垣北上相,名左掖門,西垣北上將,名右掖門。《唐書·權德輿傳》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中垣紫微宮垣十五星,左右掖與太微垣同。《湘山野錄》藝祖居潛日,爲趙普飮,居席左。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斥之,使居帝右。下垣天市宮垣二十二星。《癸辛雜誌》揚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

【墙】俗牆字。

【完】《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桓。《說文》全也。《論語》苟完矣。《莊子·天地篇》不以物挫志之謂完。又《戰國策》不如伐蜀之完也。又《玉篇》保守也。《史記·蔡澤傳》子胥智而不能完吳。又繕也。《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又《左傳·隱元年》大叔完聚。《註》謂完城郭也。又堅好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敝三才不失職,謂之完。《註》謂輪雖敝盡,而轂輻與牙不動也。又《集韻》五勿切,音物。去髮形。《字彙補》音禿,引漢書完爲城旦。見古音叢目讀。又叶胡光切,音皇。《楚辭·九章》何獨樂斯之謇謇兮,願蓀美之可完。叶

【罅隙】1.缝隙;裂缝。唐姚合《拾得古砚》诗:“背面生罅隙,质状朴且丑。”宋洪迈《夷坚丁志·琉璃瓶》:“良久,金附着满中,了无罅隙。”清陈确《报当事揭》:“深则必实,矿内棺外用灰土实筑之,不留罅隙。”2.嫌隙。明陶宗仪《辍耕录·独松关》:“若便拥兵前进,吾恐别生罅隙,则和议之事必难成矣。”《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他想在鲁迅先生和《新文化》一群人之间找出一点罅隙,加以挑拨,进一步扩大文艺界的分裂。”3.瑕疵;缺憾。宋苏轼《吊李台卿》诗:“看书眼如月,罅隙无不照。”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虽盛唐名家,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