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鱼噞喁释义


【源】《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說文》水泉本也。《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源。《註》衆水始出爲百源。又水名。《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又姓。《北魏書·源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爲源氏。 《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

【鱼】〔古文〕《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御平聲。《說文》本作,水蟲也。象形,與燕尾相似。《註》徐鍇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韻會》隷省作魚。《易·中孚》豚魚吉。《註》魚者,蟲之隱者也。《儀禮·有司徹》魚。《註》魚無足翼。《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又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又《詩·小雅》象弭魚服。《傳》魚服,魚皮。《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似猪,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又《唐書·車服志》

【噞喁】开合貌。《文选·左思<吴都赋>》:“葺鳞鏤甲,诡类舛错,泝洄顺流,噞喁沉浮。”刘逵注:“噞喁,鱼在水中群出动口貌。”唐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禽惊格磔起,鱼戏噞喁繁。”宋王禹偁《续戒火文》:“社鸟鸣以啁唧,池鱼涸而噞喁。”清王士禛《居易续谈》:“置之盆池,游泳噞喁,粲若锦綺。”2.借指鱼。唐元稹《度门寺》诗:“画井垂枯朽,穿池救噞喁。”宋梅尧臣《重送曾子固》诗:“谁知天上争腾跃,偶落池中杂噞喁。”宋陆游《舟中作》诗:“断岸饮觳觫,清波跳噞喁。”3.比喻开口交谈。宋黄庭坚《阻风铜陵》诗:“言语竟不通,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