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鼻祖曰子荆释义


【鼻祖】1.始祖,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汉书·扬雄传上》:“有周氏之嬋嫣兮,或鼻祖於汾隅。”颜师古注:“雄自言系出周氏而食采於扬,故云始祖於汾隅也。”金元好问《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诗:“瀨乡留耳孙,闕里传鼻祖。”清秋瑾《黄帝纪元大事表》:“黄帝者,汉族之鼻祖也。”2.比喻某一学派或某一行业的创始人。清王韬《瓮牖馀谈·西国造纸法》:“人莫不以蔡伦为造纸之鼻祖矣!”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故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不能不推马克思。”3.比喻最早出现的某一事物。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五言在汉,遂为鼻祖。”清杨

【曰】《唐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越。《說文》詞也。从口乙聲。亦象口气出也。《註》徐鍇曰:今試言曰,則口開而氣出也。《玉篇》語端也。《廣韻》於也,之也。《增韻》謂也,稱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按《古文尙書》曰若作粵若,曰放勳作曰,蓋訓爲語端者與粵通,訓爲詞者則如字耳。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荆】〔古文〕《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楚木也。《山海經》虖勺之山,其下多荆杞。《本草》牡荆。《註》古者杖以荆,故字从,其生成叢而疎爽,故又謂之楚。荆楚之地,因多產此而名也。又州名。《書·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又山名。《後漢·郡國志》南郡臨沮侯有荆山。《註》卞和抱璞之處。又姓。《通志·氏族略》燕有荆軻,望出廣陵。又《韻補》居良切,音姜。《列女傳》屬以州犁,以免咎殃,伯宗遇禍,州犁奔荆。補遺:《正韻》同荊。荊字从幵。ZDIC.NET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