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关到不可释义


【榆关】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史记·楚世家》:“﹝悼王﹞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司马贞索隐:“此榆关当在大梁之西也。”2.即古海关。古称渝关、临榆关、临渝关,明改为今名。其地古有渝水,县与关都以水得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唐于志宁《中书令昭公崔敦礼碑》:“奉勅往幽州……建节榆关,糜清柳室。”清钱谦益《上高阳师相书》:“恭惟老师以黄阁元老出而视师,更置将率蒐讨军,实榆关一墻,屹为长城。”鲁迅《伪自由书·崇实》:“费话不如少说,只剥崔颢《黄鹤楼》诗以吊之……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3.泛指北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不可】不可能。《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三国魏嵇康《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前蜀韦庄《章台夜思》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迴。”沈从文《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爸爸十岁的时候,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2.不答应;不准许。《穀梁传·昭公三十一年》:“晋侯使荀櫟唁公於乾侯。唁公不得入於鲁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意如也。’”范宁注:“言己已告鲁求纳君,唯意如不肯。”《史记·刺客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