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脚涔涔忆渭城释义


【雨脚】落地的雨点。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原注:“截雨脚即种者,地湿,麻生瘦,待白背者,麻生肥。”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宋陈三聘《南柯子·七夕》词:“月傍云头吐,风将雨脚吹。”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四:“西南天上起了乌云,密雨下黑了天地,老远望去,雨脚织成的帘子从天到地,悬在西南,真有些像传说里的龙须。”2.茶名。宋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涔涔】雨不止貌。《艺文类聚》卷二引晋潘尼《苦雨赋》:“瞻中塘之浩汗,听长霤之涔涔。”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云气接崑崙,涔涔塞雨繁。”宋司马光《夜坐》诗:“涔涔积雨闋,惨惨餘寒增。”清曹寅《夜雨宿玉山寺》诗:“槛外寒江百丈深,一龕侧塞雨涔涔。”2.形容泪、血、汗等液体不断流出或渗出貌。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江生魂黯黯,泉客泪涔涔。”清袁枚《新齐谐·水定庵牡丹》:“取所佩刀截之,花未断而拇指伤,血涔涔下。”李半农《敲冰》诗:“头上的汗,涔涔的向冰冷的冰上滴。”3.天色阴沉貌。宋黄庭坚《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渭城】地名。本秦都咸阳,汉高祖元年改名新城,后废。武帝元鼎三年复置,改名渭城。东汉并入长安县。治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唐王维《观猎》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元王士熙《送巨德新》诗:“渭城秋水汎红莲,白雪梁园作赋年。”2.乐府曲名。亦名《阳关》。唐王维《送人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后来谱入乐府,便以诗中“渭城”名曲。唐刘禹锡《与歌者何戡》诗:“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清袁于令《西楼记·之任》:“一朝打散如浪萍,几句楚江情,分明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