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时国用富释义


【于时】此。《诗·大雅·公刘》:“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郑玄笺:“于,於;时,是也。京地乃众民所宜居之野也,於是处其所当处者,庐舍其宾旅,言其所当言,语其所当语。”2.当时,其时。《文选·张衡<东京赋>》:“歷载三六,偷安天位。于时蒸民,罔敢或贰。”李善注:“言是时众民无敢有二心於莽者。”晋向秀《思旧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王氏自在船尾,听得鼾睡之声彻耳,于时月光明亮如昼,仔细看看,舱里没有一个不睡沉了。”3.见“于是”。其时,当时。《

【国用】1.国家的费用或经费。《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於岁之杪,五穀皆入,然后制国用。”郑玄注:“如今度支经用。”《后汉书·袁安传》:“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2.言为国所用。《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杨倞注:“国赖其言而用也。”《韩诗外传》卷二:“君子谋之,则为国用。”

【富】《廣韻》《集韻》《韻會》方副切,否去聲。《說文》備也。一曰厚也。《廣韻》豐於財也。《書·洪範》五福,二曰富。《周禮·天官·冢宰》二曰祿以馭其富又。《史記·貨殖傳》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又《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禮·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爲富。《莊子·天地篇》有萬不同之謂富。又《正字通》年富,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史記·曹相國世家》悼惠王富於春秋。又《禮·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註》臣能世祿曰富。又貨賄也。《書·呂》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註》主獄之官,非惟得盡法於權勢,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