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之霸桥寻浪仙释义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霸桥】灞桥。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区东十公里灞水上。始建于汉。汉唐时送客多到此桥作别。故桥在今桥西北十馀里处,后因“灞水”东徙,桥移今址。《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王莽时,霸桥灾,数千人以水沃救不灭,更霸桥为长存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霸水又北逕枳道,在长安县东十三里……水上有桥,谓之霸桥。”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你覷那霸桥北,涇河岸东,俺只见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参见“灞桥”。

【浪仙】唐诗人贾岛的字。五代齐己《还黄平素秀才卷》诗:“冷澹闻姚监,精奇见浪仙。”前蜀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诗:“人言格调胜玄度,我爱篇章敌浪仙。”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上》:“曲江之清远,浩然之简淡,苏州之閒婉,浪仙之幽奇,虽初、盛、中、晚,调迥不同,然皆五言独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