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茱泛菊俯平阡释义


【簪】〔古文〕兂《廣韻》側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正韻》緇深切,音。首筓也。《釋名》簪,兓也,連冠于髮也。又也,因形名之也。又《廣韻》作含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含切,音鐕。義同。又疾也。《易·豫卦》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疏》簪,疾也。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又《前漢·百官表》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裊。《註》師古曰: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又《集韻》子感切,音昝。《易》朋盍簪。王肅讀。又徂官切。《易》朋盍簪。李鼎祚曰:簪舊讀作攢。 《集韻》或作、篸。漢典考證:〔《易·豫卦

【茱】《唐韻》市朱切《集韻》慵朱切,音殊。茱萸,藥名。

【泛菊】。古人指重阳节登山宴饮菊花酒的活动。唐李峤《九日应制得欢字》诗:“仙杯还泛菊,宝饌且调兰。”唐岑参《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诗:“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絃管醉东篱。”唐欧阳詹《曲江池记》:“泛菊则因高乎断岸,祓禊则就洁乎芳沚。”

【俯】《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府。俛也。《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又》進俯退俯。《註》曲也,不齊一也。《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又通府。《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註》府俯通。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漢典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平阡】路。唐钱起《登台》诗:“晚景下平阡,花际霞峯色。”唐权德与《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雷音生絶巘,雨足晦平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