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宰上诉天应泣释义


【真宰】宇宙的主宰。《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唐杜甫《遣兴》诗之一:“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吞声勿復道,真宰意茫茫。”清方文《初度书怀》诗之五:“山灵畏其诚,一夜移千磊,匹夫有至性,可以贯真宰。”郭沫若《百花齐放·菜子花》诗:“劳动人民是真正的宇宙真宰。”2.指自然之性。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有志深轩冕,而汎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

【上诉】神祇、君王或官府诉说冤情。《文选·班固<东都赋>》:“下民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鉴,乃致命乎圣皇。”《后汉书·班固传》作“上愬”。唐杜甫《杜鹃行》:“口乾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於苍穹。”宋韩琦《北岳谢雪文》:“守臣慙政之缺,察民无罪,輒遣属吏走祠下,合众心之所忧,上诉於神。”清赵翼《檐曝杂记·黔中倮俗》:“有事控於本官,本官或判不公,负冤者惟私向老土官墓上痛哭,虽有流官辖土司,不敢上诉也。”2.法律名词。诉讼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而按法律规定程序向上一级的法院申诉。魏金枝《任璋元和三个地主》:“怎

【天应】应、显应。《国语·越语下》:“人事至矣,天应未也,王姑待之。”《史记·三王世家》:“故珍兽至,嘉穀兴,天应甚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切勿称兵!若必欲举事,须待天应。”

【泣】《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湇。《說文》無聲出涕也。《徐鉉曰》泣,哭之細也。《禮·檀弓》泣血三年。又《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又與澀通。血凝不消也。《素問》寒氣容于背兪之脈,則血脈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