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又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又《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又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
【厚德】1.犹大德。《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淮南子·氾论训》:“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余益德君,君真厚德人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五·成相国二世厚德》:“人称其两世厚德云。”2.深厚的恩德。《汉书·淮南厉王传》:“夫大王以千里为宅居,以万民为臣妾,此高皇帝之厚德也。”三国魏曹植《鹦鹉赋》:“蒙含育之厚德,奉君子之光辉。”宋苏轼《答漕使启》:“敢缘厚德,尚许兼容。”3.谓施以厚泽。《国语·晋语二》:“故轻致诸侯而重遣之,使至者劝而叛者慕,怀之以典言,薄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