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留醉河阳城释义


【中军】1.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左传·成公十六年》:“欒书将中军,士燮佐之;郤錡将上军,荀偃佐之;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2.称主将或指挥部。《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郑玄注:“中军,中军之将也。”唐李贺《贵主征行乐》:“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门者命报中军,须臾中军传令召兼资入。”

【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又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又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

【河阳】1.黄河北岸。南朝梁江淹《别赋》:“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元袁桷《清明》诗:“河南禁酒河阳饮,醉醒相看总有情。”2.晋潘岳曾任河阳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唐王维《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江夏之童,貌夺河阳之美。”宋苏辙《寄题江涣长官南园茅斋》诗:“河阳罢后成南圃,彭泽归来卧北窗。”宁调元《燕京杂诗》之二:“容易河阳丝两鬢,妇人醇酒未应怜。”

【城】《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