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翱翔发未疏释义


【中外】,内心与外表。《逸周书·谥法》:“行见中外,曰慤。”孔晁注:“表里如一。”2.宫内和宫外。《管子·君臣下》:“是以中外不通,谗慝不生,妇言不及宫中之事,而诸臣子弟无宫中之交。”《史记·李斯列传》:“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唐韩愈《顺宗实录一》:“二十餘日,中外不通,两宫安否?”3.朝廷内外,中央和地方。《汉书·元帝纪》:“以用度不足,民多復除,无以给中外繇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宋司马光《与吴相书》:“窃见国家自行新法以来,中外恟恟,人无愚智,咸知其非。”清叶廷琯《吹网

【翱翔】飞翔。《庄子·逍遥游》:“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楚辞·离骚》:“凤凰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唐谷神子《博异志·阴隐客》:“五色鸟大如鹤,翱翔乎树杪。”明徐霖《绣襦记·厌习风尘》:“鸞和凤并翱翔,云霞灿灿夺目光。”陈山《旅顺口》诗:“春天来到了北地,桃花烧红了碧海,白鸥在上下翱翔。”2.徘徊不进,停滞不前。宋苏轼《答李琮书》:“今韩存宝等诸军,既不敢与乞弟战,但翱翔于近界百餘里间。”清昭槤《啸亭续录·百菊溪制府》:“其后官阶蹭蹬,翱翔科道者二十餘年。”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二章:“莽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疏】《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音梳。《說文》通也。本作。今作疏。《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註》越,瑟底孔也。畫疏之,使聲遲也。《疏》疏,通也。使兩頭孔相連而通,孔小則聲急,孔大則聲遲。《經解》疏通知遠。又遠也。《詩·大雅》予曰有疏附。《傳》率下親上曰疏附。《箋》疏附,使疏者親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又麤也。《詩·大雅》彼疏斯粺。《箋》疏,麤也。謂糲米也。《禮·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註》飧者,美主人之食也。疏之言麤也。又《郊特牲》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又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