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印苔纹释义


【篆字】1.篆体字。《晋书·卫恒传》:“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许氏﹞言古隶之书,起于秦代,而篆字文繁,无会剧务,故用隶人之省,谓之隶书。”宋苏轼《巫山》诗:“絶顶有三碑,詰曲古篆字。”2.符箓。唐裴铏《传奇·邓甲》:“遂立坛於桑林中,广四丈,以丹素周之。乃飞篆字,召十里内蛇。”周楞伽注:“篆字,就是符籙。”

【印】〔古文〕《唐韻》於刃切《集韻》《韻會》伊刃切《正韻》衣刃切,因去聲。《說文》執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卪象相合之形。今文作卩,瑞信也。手爪以持印。會意。《廣韻》符,印也。印,信也,亦因也,封物相因付。《增韻》刻文合信也。《前漢·百官公卿表》二千石皆銀印,二百石以上皆銅印。《註》師古曰:刻文云:某官之印。又姓。《廣韻》左傳,鄭大夫印段,出自穆公子印,以王父字爲氏。

【苔】《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 《集韻》亦作菭。

【纹】《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文。《玉篇》綾紋也。《類篇》織紋。《篇海》凡錦綺黼繡之文皆曰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