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谆切切重提撕释义


【谆谆】告诫、再三丁宁貌。《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朱熹集传:“谆谆,详熟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厥之有章,不必谆谆。”裴駰集解:“谆,止纯反。告之丁寧。”宋王安石《杨刘》诗:“疑似已如此,况欲谆谆诲。”吴晗《他们走到它的反面》:“在逝世前,还谆谆告诉夫人:‘有一件事得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2.噜苏,絮絮不休貌。《西游记》第十八回:“老高,你空长了许大年纪,还不省事……替你家擒得妖精,捉得鬼魅,拿住你那女壻,还了你女儿,便是好事,何必谆谆以相貌为言!”清和邦额《夜谭

【切切】敬重切磋勉励貌。《广雅·释训》:“切切,敬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导之以道而勿强也,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憘憘,朋友切切。”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朋友之集,类味之游,莫切切进德,誾誾修业,攻过弼违,讲道精义。”1.急切,急迫。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宋朱熹《壬午应诏封事》:“切切然今日降一詔,明日行一事。”明李贽《答耿司寇书》:“且吾闻金吾亦人杰也,公切切焉欲其讲学,是何主意?”2.哀怨、忧伤貌。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

【重】〔古文〕《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又《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又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又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又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又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

【提撕】;提携。《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汉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剪灯馀话·芙蓉屏记》:“逝魄愿提撕,煢嫠赖将引。”李大钊《时》:“冀其翻然思反,复归于进步论者之林,与我们携手提撕,共到进步的大路上去。”2.教导;提醒。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復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清魏源《<曾子章句>序》:“惟为己为人义利际,谆谆提撕而辟咡之,百世下如见其心焉。”叶圣陶《线下·校长》:“现在经先生的提撕,我们才恍然觉悟,知道这件事是不该随意玩的。”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