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菲薄才释义


【自惭】“自慙”。自己感到惭愧。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自慙居处崇,未覩斯民康。”唐白居易《初罢中书舍人》诗:“自惭拙宦叨清贯,还有痴心怕素餐。”宋苏辙《谢太中大夫门下侍郎表》之一:“自惭迂拙之餘,併荷宠光之及。”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自慙苦窳姿,一顾成硕果。”典

【菲薄】1.鄙陋。指德才等。常用为自谦之词。《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王逸注:“质性鄙陋无所因也。”《史记·孝武本纪》:“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唐王昌龄《咏史》:“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明徐渭《为请夏新建伯封爵疏》:“臣本菲薄,赖陛下圣仁,令臣提督浙江学校。”2.微薄。指物的数量少、质量差。清李渔《蜃中楼·双订》:“只是聘礼菲薄,还要求令尊海涵。”郭沫若《屈原》第二幕:“﹝礼物﹞真是菲薄得很,希望阁下笑纳。”3.指微薄之物。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升

【才】《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又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 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又質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