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绶金章光照地释义


【紫绶】1.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组,或作服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唐李白《门有车马客行》:“空谈霸王略,紫綬不挂身。”明何景明《送顾汝成》诗:“十年垂紫綬,万里为苍生。”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潘太守诗》:“黄冠紫綬都如梦,红树青霜饯此行。”2.即紫薇。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綬花。”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紫薇》:“紫綬花,按谓紫薇也。”参见“紫微”。

【金章】1.金质的官印。一说,铜印。因以指代官宦仕途。南朝宋鲍照《建除》诗:“开壤袭朱紱,左右佩金章。”钱振伦注引《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注:“金章,铜印也。”唐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一:“无私齐綺饌,久坐密金章。”仇兆鳌注:“金章,金印也。”宋柳永《玉楼春》词:“星闈上笏金章贵。重委外臺疏近侍。”清蒋士铨《桂林霜·告变》:“愧不能麟符倒用搜奸党,只好死抱金章瘗北邙。”2.古代高级官员的官服。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鱼朝恩﹞翌日於上前奏曰:‘臣幼男令徽位处众僚之下,愿陛下特赐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语

【光照】1.光芒普照。《国语·郑语》:“天明地德,光照四海。”《后汉书·章帝纪》:“缉熙康乂,光照六幽。”2.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地】〔古文〕埊埅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