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自叙
上一卷
下一卷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杜荀鹤
自叙
自叙原文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自叙注释
【闲吟客】文的闲人。唐杜荀鹤《自叙》诗:“寧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自叙赏析
这首七律,诗人写自己身处暗世、有志难伸、怀才不遇、走头无路的困境和内心的烦忧。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申述怀抱,满纸韵味,生动感人。 诗的首联概述自己的境遇和处世态度。“酒瓮琴书伴病身”,开头七字,新颖活脱,逼真地勾画出一个当时封建社会中失意潦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只有三件东西:借以浇愁的酒瓮,借以抒愤、寄情的琴和书,诗人是多么贫寒、孤寂啊!可是诗人对这种贫苦生活所抱的态度,却出人意料,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熟谙时事乐于贫”。原来他“乐于贫”乃是因为对当时晚唐社会的昏暗社会现实非常熟悉。“熟谙”一词,概括了诗人“年年名路漫辛勤,襟袖空多马上尘”(《感秋》)的长期不幸遭遇;也暗示出上句“病身”是怎样造成的。“乐于贫”的“乐”字,表现出诗人的正直性格和高尚情操。这样正直、高尚的人,不能“乐于”为国施展才华,而只能“乐于贫”,这是腐朽统治造成的真正悲剧。 紧接着,诗人进一步表明“乐于贫”的心迹:“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意思是说,我宁愿安守穷途,做天地间一个隐逸诗人;决不愿窃取俸禄,当人间的庸俗官吏。这一联警句,上下对仗,一取一舍,泾渭分明,斩截有力,震慑人心。这种掷地作金石声的语言,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冰清玉洁的品格。 诗人说宁愿作“闲吟客”,“吟”什么?第五句作了回答:“诗旨未能忘救物”。诗人困于蒿莱,也并未消极避世,而是始终不忘国家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他的诗的确是“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秋日山中见李处士》),表现出一片救物济世的热忱。正因为他的诗“多主箴刺”,而不能为世所容,以致“众怒欲杀之”(见《唐才子传》)。故诗的第六句深深慨叹:“世情奈值不容真!”真,指敢于说真话的正直之士。“不容真”三字,深刻地揭露了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当时的社会本质。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和高潮。诗人单刀直入,揭示了志士仁人和黑暗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 诗的最后两句,以苍凉悲愤的语调作结:“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一生怀才不遇,壮志莫酬,内心的痛苦,无处诉说;“吾唐”虽大,却没有正直之士容身之地,我只好遁身世外,做个隐逸之人。读到这里,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离骚》的卒章,屈原不是也掩泪太息:“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此诗结尾两句和《离骚》的卒章同样感人。我们仿佛看到白发苍苍的诗人,愁容满面,仰天长啸,老泪纵横。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而不空,直中见曲,议论同形象相结合,并且议论中饱和着浓郁的感情,字字句句“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惠洪《冷斋夜话》),充满着悲愤和激情。在谋篇布局上构思精巧,结构层层推演,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首联“乐于贫”,带出颔联“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颔联“闲吟客”带出颈联“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颈联“不容真”,带出尾联“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尾联“平生肺腑无言处”,又与开头“酒瓮琴书伴病身”相呼应,满篇皆活,浑然一体。随着层次的推进,诗人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诗人感情的波涛,后浪催前浪,逐步推向高峰;诗的主旨也一步一步开拓、深化。读此诗犹如登山,转过一盘又一盘,愈转愈入佳境。 (何庆善)
杜荀鹤
简介
简介暂无
杜荀鹤
的其它诗歌
再经胡城县
山中寡妇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春宫怨
送友游吴越
溪兴
自叙
赠质上人
小松
题弟侄书堂
隽阳道中
闽中秋思
句
寄李隐居
醉书僧壁
梁王坐上赋无云雨
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
秋夜苦吟
秋夜闻砧
闻子规
自遣
送人归淝上
旅舍遇雨
离家
题新雁(一作罗邺诗)
宿村舍
鸬鹚
关试后筵上别同人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经严陵钓台
泾溪
题道林寺
赠崔道士
旅怀
湘江秋夕
宿栾城驿却寄常山张书记
秋夕病中
顾云侍御出二子请诗因遗一绝
题花木障
秋江雨夜逢诗友
感春
春日旅寓
田翁
溪岸秋思
钓叟
赠老僧
伤硖石县病叟
过巢湖
秋夕
赠僧
八骏图
山寺老僧
哭贝韬
哭陈陶
春来燕
清溪来明府出二子请诗因遗一绝
读诸家诗
钓叟
马上行
感寓
春闺怨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自江西归九华
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
寄温州崔博士
李昭象云与二三同人见访有寄
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博(朱名褒)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
闲居即事
赠袒肩和尚
登石壁禅师水阁有作
行次荥阳却寄诸弟
叙吟
秋日卧病(一作秋日旅中)
送友人宰浔阳
送友人入关
赠彭蠡钓者
入关因别舍弟
书斋即事
辞郑员外入关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途中春
旅寓
送蜀客游维扬
途中有作
投郑先辈
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
维扬春日再遇孙侍御
赠休粮僧
乱后旅中遇友人
赠友人罢举赴辟命
山居自遣
宿东林寺题愿公院
下第东归将及故园有作
题汪明府山居
送僧归国清寺
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
题汪氏茅亭
辞杨侍郎
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
登城有作
戏赠渔家
和友人寄长林孟明府
题江寺禅和
送项山人归天台
题衡阳隐士山居
出关投孙侍御
题开元寺门阁
长安道中有作
遣怀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
题所居村舍
读张仆射诗(曾应举,不及第,投笔领郡)
赠溧水崔少府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
长安春感
晚春寄同年张曙先辈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
依韵次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
题仇处士郊居(处士弃官卜居)
早发
戏题王处士书斋
山中对雪有作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题护国大师塔
别四明钟尚书
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
塞上
下第寄池州郑员外
白发吟
秋日泊浦江
哭方干
下第投所知
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
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
乱后书事寄同志
献新安于尚书
酬张员外见寄
和友人送弟
送李先辈从知塞上
赠休禅和
献郑给事
送韦书记归京(座主侍郎同举)
献池州牧
哭山友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馆舍秋夕
伤病马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下第东归道中作
赠元上人
乱后逢村叟(一作时世行)
友人赠舍弟依韵戏和
闲居书事
访蔡融因题
赠友人罢举赴交趾辟命
题宗上人旧院
秋日湖外书事
书事投所知
投江上崔尚书
春日行次钱塘却寄台州姚中丞
春日登楼遇雨
献长沙王侍郎
和友人见题山居
投长沙裴侍郎
怀庐岳旧隐
春日山居寄友人
题德玄上人院
感秋
题觉禅和
秋日闲居寄先达
寄临海姚中丞
夏日登友人书斋林亭
将入关安陆遇兵寇
山居寄同志
乱后山居
舟行即事
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敕下时,年七岁)
送福昌周繇少府归宁兼谋隐
冬末自长沙游桂岭留献所知
送李镡游新安
入关寄九华友人
重阳日有作
赠张员外儿
投从叔补阙
江下初秋寓泊
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
秋宿临江驿
山中寄诗友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赠秋浦张明府
旅中卧病
赠李镡(镡自维扬遇乱,东入山中)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怀紫阁隐者
赠庐岳隐者
怀庐岳书斋
与友人话别
题岳麓寺
雪中别诗友
别舍弟
赠老僧
秋宿山馆
秋日旅舍卧病呈所知
题江山寺
自述
山中寄友人
霁后登唐兴寺水阁
长安冬日
题田翁家
寄诗友
寄李溥
郊居即事投李给事
送人游江南
游茅山
读友人诗卷
寄从叔
别衡州牧
题战岛僧居(在江之心)
赠临上人
赠欧阳明府
入关历阳道中却寄舍弟
途中春
登天台寺
经废宅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
浙中逢诗友
送陈昈归麻川
出山
送人游吴
访道者不遇
自叙诗句
熟谙时事乐于贫
白发吾唐一逸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
宁为宇宙闲吟客
怕作乾坤窃禄人
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
酒瓮琴书伴病身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