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咸伏辜释义


【罪人】有罪的人。《书·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史记·高祖本纪》:“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唐韩愈《女挐圹铭》:“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你孤身一人,以致险遭不测,你想倘然果遭不测,不但你成了罪人,连我也是个罪人了。”2.归罪于人。《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典

【咸】《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諴。《說文》皆也。《玉篇》悉也。《書·堯典》庶績咸熙。《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又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又《易·雜卦》咸,速也。又《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又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又地名。《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又星名。

【伏辜】服罪;承担罪责而死。语本《诗·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汉书·佞倖传·董贤》:“父子骄蹇,至不为使者礼,受赐不拜,辠恶暴著。贤自杀伏辜。”《三国志·吴志·孙亮传》:“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谋杀峻,发觉,仪自杀,恂等伏辜。”唐陈子昂《复仇议状》:“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吴桥案》:“即提许三与诸恶少,一审皆伏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