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劫菩提种释义


【百千】。喻众多。唐白居易《泛春池》诗:“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万劫】亦作“万刼”。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南朝梁沉约《内典序》:“俱处三界,独与神游,包括四天,卷舒万劫。”宋苏轼《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万劫堕坏。”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万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许地山《空山灵雨·<心有事>诗》:“你这样做,虽经万劫也不能遂愿。”2.种种灾难;许多灾难。元祖铭《宴坐峰》诗:“道人此宴坐,一念万劫融。”明李开先《十一煞·赠康对山》套曲:“千盘万折连云栈,万劫千灰枉死城,

【菩提】名词。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百喻经·驼瓮俱失喻》:“凡夫愚人,亦復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太子六年苦行,未证菩提。”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堪笑世人懵懂,不识菩提路径。”2.树名。即菩提树。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娑婆树一名菩提,叶似白杨,摩伽陀那国所献也。”张长《泼水节·孔雀舞》:“你营巢吧,公社礼堂前面,是一棵枝叶茂盛的菩提。”参见“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