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以百袭吴绵厚释义


【包】《廣韻》布交切《集韻》班交切,音苞。《說文》包,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氣起於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於巳,爲夫婦褱姙於巳。巳爲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始寅,女年始申也。又容也。《易·泰卦》九二包荒,用馮河。又裹也。《書·禹貢》包匭菁茅。《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以虎皮。又《前漢·班固敘傳》包漢舉信。《註》劉德曰:包,取也。又通作苞。叢生也。《書·禹貢》草木漸包。又姓。《廣韻》楚大夫申包胥之後。漢有大鴻臚包咸。又山名。《山海經註》吳縣南,太湖中包山下有洞庭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百】〔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又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又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又百鷯。鳥名。見《大戴禮》。又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又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又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又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

【袭】〔古文〕褶《唐韻》《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席入切,音習。《玉篇》重衣也。《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又《樂記》周還裼襲,禮之文也。又《通鑑》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註》上下皆具曰襲。又《說文》左袵袍也。又服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又合也。《周語》朕夢協于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又因也。《禮·曲禮》卜筮不相襲。又重也。《左傳·哀十年》卜不襲吉。又入也。《晉語》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又受也。《左傳·昭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又掩其不備也。《左傳·莊二

【吴】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吳)〔古文〕《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 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又《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

【绵】《玉篇》《廣韻》《集韻》同緜。

【厚】〔古文〕垕《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上聲。《說文》山陵之厚也。《玉篇》不薄也,重也。《易廣》博厚配天地。又《戰國策》非能厚勝之也。《註》厚,猶大也。又《增韻》醲也。又《廣韻》姓也。出《姓苑》。又諡法,思慮不爽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