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洞彻中虚明释义


【表】〔古文〕《唐韻》陂矯切《集韻》《韻會》《正韻》彼小切,音。《說文》表,上衣也。《玉篇》衣外也。又外也。《書·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又表異。《書·畢命》表厥宅里。《傳》表異其宅里。又標也。《晉語》置茅蕝,設望表。《註》謂立木以爲表,表其位也。又箋表。《釋名》下言於上曰表。《蔡邕·獨斷》表者不需頭,上言臣某,下言臣某,誠惶誠恐,頓首。又《韻會》杪也,末也。又表表,偉也。又地名。《晉書·地理志》表氏縣,屬酒泉郡。又姓。《通志·氏族略》表氏,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表貢。又《集韻》俾小切,音褾。義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洞彻】“洞澈”。1.透明,清澈。南朝梁沉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洞彻随清浅,皎镜无冬春。”唐欧阳詹《智达上人水精念珠歌》:“良工磨拭成贯珠,泓澄洞澈看如无。”元刘壎《隐居通议·论悟一》:“一日师令往某处,正雪中,既寒且饥,因结屨忽有悟,则见天地万物,洪纤曲直,如清浄琉璃,无不洞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海澄公家有一三足蟾,可为扇坠,视之如精金鎔液,洞澈空明,为希有之宝。”2.十分明亮。《汉武故事》:“扇屏悉以白琉璃作之,光照洞彻,以白珠为帘,玳瑁押之。”宋苏轼《佛心鉴偈》:“軾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虚明】空明;清澈明亮。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唐杜甫《夏夜叹》诗:“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於虚明之处,毫釐无隐,一如对镜。”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海淀》:“勺园林水紓环,虚明敞豁。”2.指内心清虚纯洁。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宋苏辙《赠石台问长老二绝》之二:“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