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潜龙寺释义


【此地】个地方。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燕丹,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洪深《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潜龙】1.谓阳气潜藏。《易·乾》:“初九,潜龙勿用。”李鼎祚集解引马融曰:“物莫大於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始动於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也。”唐吕岩《忆江南》词:“长生术,初九秘潜龙。慎勿从高宜作客,丹田流注气交通。”2.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食举歌》:“瑞徵辟,应嘉钟,舞云凤,跃潜龙。”《旧唐书·文苑传上·谢偃》:“勿忘潜龙之初,当怀布衣之始。”《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3.

【寺】《廣韻》《集韻》《韻會》祥吏切,音嗣。《說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聲。《徐曰》寸,法度也,守也。《釋名》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唐書·百官表》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司農,少府爲九卿。後魏以來,卿名雖仍舊,而所蒞之局謂之寺,因名九寺。又《漢書註》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又漢明帝時,攝摩騰自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鴻臚寺,遂取寺名,爲創立白馬寺。後名浮屠所居皆曰寺。又宦寺。《詩·秦風》寺人之令。《傳》內小臣也。令,使也。又《周禮·天官》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鄭註寺之言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