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棫朴而杂榛楛兮释义


【棫朴】白桵和枹木。《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毛传:“棫,白桵也。朴,枹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玉帛载升,棫朴斯燎。”一说即白蕤。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今关中有白蕤,棫朴也,芃芃丛生,民多採作薪。”2.《诗·大雅》中的篇名。该篇诗序称是咏“文王能官人也”,故多以喻贤材众多。《诗·大雅·棫朴》:“芃芃域朴,薪之槱之。”毛传:“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梁书·裴子野传》:“伏惟皇家淳耀,多士盈庭,官人迈乎有嬀,棫朴越于姬氏。”严复《救亡决论》

【杂】《廣韻》徂合切《集韻》《韻會》昨合切,音。《說文》五彩相合也。《玉篇》糅也。《易·坤卦》夫黃者,天地之雜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又《禮·玉藻·雜帶註》雜,猶飾也,卽上之韠也。又《玉篇》同也。《廣韻》集也。《易·繫辭》雜物撰德。《疏》言雜聚天下之物。又《揚子·方言》碎也。《易·繫辭》其稱名也,雜而不越。《疏》辭理雜碎,各有倫序,而不相乖越。又《玉篇》厠也。又最也。又《廣韻》帀也。又穿也。又鳥名。《爾雅·釋鳥》爰居,雜縣。《疏》爰居,海鳥也,一名雜縣。又《集韻》七盍切《韻會》《正韻》七合切,音

【榛楛】1.榛木与楛木。泛指丛生的杂木。《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山海经·西山经》:“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2.喻平庸之物。《文选·陆机<文赋>》:“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缀《下里》於《白雪》,吾亦济夫所伟。”李善注:“榛楛,喻庸音也。以珠玉之句既存,故榛楛之辞亦美。”《四库全书总目·别集存目三·嵩渚集》:“自定己作乃不能尽翦榛楛,信乎割爱之难也。”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述行赋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