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如披掌释义


【地势】埶”。1.埶,“势”的古字。土地山川的形势。《周礼·考工记·匠人》:“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汉张衡《南都赋》:“尔其地势,则武闕关其西,桐栢揭其东。”宋梅尧臣《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我家地势高,四顾如湖淲。”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两天后由一个行地理的风水先生用罗盘在后山顶上勘定了地势。”2.埶,“势”的古字。地位;权势。《尹文子·大道上》:“吾亦不敢据以为天理,以为地势之自

【披】〔古文〕翍《唐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音鈹。《說文》从旁持曰披。又《廣韻》開也。《史記·帝舜紀》披九山,通九澤。《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素。《韓愈·進學解》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又《增韻》分也,散也。《左傳·昭五年》又披其邑。《註》析也。《揚子·方言》廝披,散也。東齊聲破曰廝,器破曰披。又荷衣曰披。又《正韻》篇夷切,音紕。義同。又《唐韻》《廣韻》匹靡切《集韻》《韻會》普靡切,音。裂也。《史記·范睢傳》木實繁者披其枝。又《灌夫傳》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註》披,分拆也。疋彼反。又披靡,震

【掌】〔古文〕《唐韻》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兩切,章上聲。《說文》手中也。《增韻》手心也,謂指本也。《論語》指其掌。《禮·中庸》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註》示讀如寘。《疏》如置物掌中也。又職掌,主也。《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禮·樂記》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又鞅掌,失容也。《詩·小雅》或王事鞅掌。《箋》鞅,猶荷也。掌,謂捧之也。負荷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疏》言事煩,不暇爲容儀也。又姓。晉琅邪掌同,前凉燉煌掌據。又《本》《草》水蛭。一名至掌。《爾雅·釋蟲》蛭蝚,至掌。 《正字通》古作。覆手爲爪,反爪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