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音高。《說文》肥也。《韻會》凝者曰脂,澤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無角者膏。《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易·鼎卦》雉膏不食。《晉語》不能爲膏,而祗離咎也。《註》膏,肥也。《又》夫膏之性,難正也。《註》膏,肉之肥者。《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註》狶膏,豬脂也。又《博雅》人一月而膏。《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註》心下爲膏。又《正韻》澤也。《博雅》膏,滑澤也。《易·屯卦》屯其膏。《疏》正義曰:膏謂膏澤也。又脣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詩·衞風》
【馥】《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廣韻》香氣芬馥。又人名。冀州牧韓馥,見《後漢·袁紹傳》。又《廣韻》符逼切《集韻》弼力切,音愎。義同。又《潘岳·射雉賦》彳亍中輟,馥焉中鏑。《註》馥,中鏃聲也。又《集韻》拍逼切,音堛。義同。
【枯荄】的草根。《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三》:“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李善注引《方言》:“荄,根也。”唐崔损《霜降赋》:“翻繽纷之槁叶,宿苍莽之枯荄。”宋苏舜钦《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众香爱春发枯荄,我知惟动儿女怀。”明刘基《春雨》诗之一:“春风和雨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清宋琬《先大夫讳日》诗:“譬彼松下草,霜落成枯荄。”汉